到昆仑山口适应“高反”

到达西大滩后,已经下午3点半,大家开始吃午饭,这里与内地大约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此时吃午饭并不算晚。吃饭时队医提醒大家,不要吃太饱,胃会不舒服,尽量细嚼慢咽;另外,多喝水可以缓解“高反”。
我们快吃完时,饭店里进来一位安徽的骑行者,可能是我们香甜的咀嚼勾起了他的食欲,这位骑行者也想吃砂锅菜,可饭店里没有蔬菜了,只好给他做了点儿别的。他今年已62岁,从川藏公路进藏,从青藏公路出来。
有个香港人打车赶过来加入我们的团队,他与“唯一”等人熟识,被称为“九龙”。
4时,教练组给大家开了会,当天,大家安排好房间后要到昆仑山口适应一下“高反”再回来。教练们特别提醒大家,到山里后不要吵闹,按照当地藏族风俗,那样做会惊扰山神。
半小时后,大家乘车奔赴昆仑山口。走出不远,天空突然下起了雪和豆粒大小的冰雹,砸得车顶噼啪作响。西大滩距昆仑山口约20公里,汽车行驶了半小时就到了,周围的山峰全部隐藏在浓雾一样的飞雪和冰雹之中,难睹真容。山口处仍在下雪,是此地久负盛名的“昆仑飞雪”景观。
山口的一块标志牌上写着“海拔4767米”字样,旁边有“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欢迎你”的广告牌。“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生活着包括藏羚羊在内的230余种动物。
我们3名唐山驴友展开资助此次活动的我市“山野社”的旗子与“昆仑山口”纪念碑合影后(图1),又到附近的“杰桑·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参观。纪念碑碑身下挂满哈达,旁边还有一块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碑,上面是藏羚羊雕塑(图2)。
大家都提前穿上了羽绒服、抓绒衣、冲锋衣等厚衣服,但照相时感觉手指、鼻子和脸被冻得生疼,有的人照了几张像后赶紧躲到车上。
昆仑山口地处昆仑山中段,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虽终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草丛中盛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昆仑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就是玉虚峰和玉珠峰。玉虚峰位于昆仑山口东面,山体通坡冰封雪裹,山腰白云缭绕,看上去犹如一位银装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
记者 杨文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