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促销商品增多 消费者莫被“便宜、实惠”迷住眼
(记者赵立峰)随着气温的升高,食品容易变质,保质期缩短,再加之市民对消暑物品需求的增加,一些超市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吸引消费者购买,其实里面有很多猫腻。
唐山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前不久她在一家超市购买了10多袋“买二送一”的酸奶。回家后才发现,再有三四天就到了保质期,“没办法,就给自己加任务,一天3袋、4袋地喝。”
记者随后在一家大型超市发现,一款原价4元多的盒装酸牛奶现在特价为2.4元,而包装上标注距离保质期满只剩3天。
不少饮料商都抛出了惯用促销手段“再来一瓶”策略。记者在一家超市看到,同一款饮料,却执行两种销售策略。一边在促销,三瓶饮料用胶条捆绑在一起卖,促销牌上写着“买两瓶赠一瓶”;而另一边却维持原来价格。记者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款饮料在今年4月开始推出“再来一瓶”活动,也就是在4月后出厂的饮料才可能中奖。由于促销的饮料生产日期是3月,消费者如果选择促销的商品,就不能参加“再来一瓶”的活动。
一些超市喜欢在货架之间的过道中设立促销专区,然而记者调查时却发现,放在促销专区的商品,有的价格上并没有优惠。在一家超市的促销专区,一瓶某品牌的洗发香波标价为19.8元。在离此十几米远的日化用品货架上,也有这款商品陈列,价钱一模一样。该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此表示,促销商品不一定就要降价,有些可能有赠品优惠。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一定要留意,不要被“便宜、实惠”迷住双眼,盲目消费。选择商品时要看好价格,认真比较后再购买,否则花了钱不说,还会造成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