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住宿在大本营
6月6日午饭后,教练组决定再到大本营,并且从西大滩带走全部物品,当晚就宿营在那里。这两天的安排是机动的,主要是适应高原反应。
汽车再次越过昆仑山口拐上土路后,四川驴友小白趁大家停车解手的空儿,到河床里找来一只牛头骨,是野牦牛的头骨,两只健壮的牛角极富装饰性。半路上还碰到一只藏羚羊,离土路不到100米,可司机刚停车,一位驴友喊了一声,它立即跑开了;过了一会儿,又碰到几只,司机师傅将车速放慢,让我们打开车窗玻璃去拍照。
下午一点多,大家再度来到大本营,小白先把牛头精心地放在了帐篷门口。虽然天气晴朗,但教练依然要求大家注意头部保暖,不要松懈。安排宿营时,教练组让打呼噜的人主动报名,把4名“坦白交代”的驴友安排到一个小高山帐篷内,以免干扰大家。这已经是非常人性化的安排了。来自香港的驴友小刘问有没有厕所,教练说:“除河道外全部都是”。
从大本营远眺玉珠峰,山腰处前一天反射光芒的“亮冰区”被积雪覆盖了,几位驴友分析,这样的情况登顶会比较安全,不容易滑坠,但会非常消耗体力。
我们安顿好各自的防潮垫、睡袋后,到帐篷旁边闲聊、晒太阳(如图),玉珠峰周围晴空万里,是常规旅游者难得一见的绝佳风景。
教练组还带来了西瓜,大家均能分吃到几块,非常惬意。总指挥高伟认为,这样的好天气能持续一周左右;他同时提醒大家,要轻微活动适应高反,情绪上不要紧张;第一次住宿在大本营,当晚最关键。
广西驴友带来了高山灶,煮了熟普洱与大家共饮。“狼眼看世界”说早晨用冷水洗脸后感觉好多了,冲顶前也要用雪擦把脸。负责登山的吴教练说,前一天去建突击营地的几个人,均背负了近30公斤的装备上到海拔5600米,当天又背了食品等上去。
冲顶当天,大家要在凌晨三四点钟起床,教练组更早一些起床修路,如果提前修路,路绳等会被风雪冻住。冲顶时要小口喝水,掌握好自己的行走节奏,别随便换、脱衣服,注意头部保暖。天气好时,山顶与山下的温度几乎没有区别,而风云变幻时,山顶上穿羽绒服都觉得冷,最怕刮风……
从海拔5050米的大本营到海拔5600米的突击营地C1,本次活动总指挥高伟要晚两个小时出发,如果谁被他追上,必须无条件撤回。有一次,一名参与登山的驴友被追上后谎称在照顾同行的女友,教练只好让他的女友撤回,而“舍车保帅”后的他走出没多久就坐在半路上没了力气,不得不下撤时无奈地扔了背包,回到大本营后又花2000元雇人取了回来。
3点多,4位包越野车的广东人到大本营游玩,与我们寒暄一阵儿并祝我们登顶成功。他们的越野车可以从大本营旁边的一条路继续接近玉珠峰,在靠近冰川时才停下来。几个人停留的时间短,基本上没有高反。
4点多,我们6个人沿刚才越野车驶过的大本营北侧平缓的山坡步行,走出一阵儿后,看蓝天映衬下的玉珠峰更加耀目。接近冰川时发现融化的涓涓细流,慢慢进入深灰色的宽阔河床之中。虽然教练一再嘱咐注意保暖,而经常与唐山狼群户外俱乐部一起活动的辽宁朝阳市驴友“十四阿哥”却穿了凉鞋,我们彼此是比较熟识的朋友,可怎么劝他也不听,这样与大家步调不一致的“另类”做法,绝对是安全上的隐患。
晚上6点多,外面的风渐渐停息,依旧风和日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闲不住的驴友们又到外面聊天,“十四阿哥”说后脑勺有些疼,脸色发灰;第一次玩户外就来玉珠峰的宁波驴友小孙嘴唇发紫,记者也感觉头晕。高教练说我们这拨人表现算是比较好的,起码没有一个人呕吐,一会儿吃完饭,放放音乐、轻松一下就会好些。
我们10多名驴友都动作轻缓地休息、聊天,几乎都处于“半残”的状态,而几名教练开始用发电机发电、整理帐篷,抬大桶到河里打水,令人羡慕不已。
7点多,教练们招呼大家吃饭,当天是端午节,准备了粽子,以及米饭、炒白菜、肉炒菜花、冬瓜鸡汤,还有橙子等水果;但大家没吃几口就都气喘吁吁的,吃饭也成了重体力活……
“十四阿哥”穿凉鞋的后果开始“发酵”,躺在帐篷里没出来吃饭,叫了几次也未来,大家吃过后他才出来耷拉着脑袋散步,怎么劝也没吃饭。晚上10点,外面又起风了,很快就带走身体的热量,大家开始钻进睡袋睡觉。约4.5米宽、5米长的帐篷睡了14个人,挤得满满当当的,十几双硬邦邦的登山鞋在门口占了一两个人的位置,背包等都挂在了支架上。
记者感觉头晕的症状发展到轻微头痛,一直未睡着,半夜12点、凌晨两点,教练均来查房,让几个“重点盯防对象”说出自己的名字、手机号等。有位驴友打呼噜,旁边的几个人全醒了,而他浑然不觉,也可能是到大本营后新添的毛病,被大家无奈地称为“永不停息的发动机”,感觉整夜未眠。 记者 杨文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