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35年前,一道蓝光闪过之后,孙立来的爸爸妈妈及姥姥、老叔一家5口全部遇难,幸存下来的是5个13岁至24岁的孩子。当时24岁已参加工作的孙立来是这个家庭的大哥,他骨盆被砸成粉碎性骨折,躺在废墟上,几个弟妹围着他哭泣。
大地震让孙立来兄妹5人一夜间成了孤儿,但他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35年来,他们相亲相爱,自强自立,兄妹5人相继成家后,互助互爱、相扶相持的家风愈加浓烈,兄弟和睦,姑嫂和谐,用真诚和宽容演绎了一个震后平凡家庭的幸福生活。
大嫂孟琳依然记得第一次到孙家的情景:1979年,一个下雪的日子,天冷,进到孙家更让她心冷。孙立来凭每月38.62元的工资外加父母单位补助的十几元钱拉扯着正在长身体的弟妹们,不大的简易房里摆放着一张大床,床单上一个大补丁刺痛了她的眼。“废墟里扒出来的床单有个大口子,那块补丁是我学着缝上的。”四弟孙立才说。没有彩礼,孟琳和孙立来的婚礼是借左邻右舍的地方办的。二弟孙立刚当时在迁西下乡,他给大哥大嫂背来用新棉花做的崭新被褥;木工刚出徒的三弟孙立发给哥嫂的新房添置了箱子、圆桌和简易沙发,那是他用废弃木料亲手打制的;婚礼上的8桌酒席是当厨师的四弟孙立才张罗的;16岁的小妹孙春玲洗涮碗筷,从早到晚忙里忙外。婚礼那天,下起了小雨,新娘孟琳望着小叔小姑在雨中忙碌的身影,湿漉漉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那一刻,弟弟妹妹亲切友善的笑容在孟琳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和丈夫共同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中不再孤单。婚后,孟琳用仅有的30多元积蓄,给3个小叔每人买了一双拖鞋,给小姑买了一件尼龙衫,这些东西在当时是弥足珍贵的。得到新婚大嫂送的礼物,小叔小姑很开心,他们洋溢笑容的脸庞让孟琳至今难以忘怀。
从1979年至1981年,其他三兄弟相继成家。每次操办喜事,大哥大嫂都倾尽积蓄,尽己所能帮助每个弟弟体面完婚。1985年小妹孙春玲要结婚了。爸妈生前最宠爱小妹,哥四个平日里也娇这个唯一的妹妹。4个嫂子商量,不能让小妹带着没有父母陪伴的伤感出嫁。他们凑钱给小妹置办了嫁妆:电视、新衣新被褥、皮箱。举办婚礼那天,婚车从大哥大嫂家接走小妹,4对哥嫂高高兴兴去送亲。第二天又一起给妹妹办了回拜宴席。今年48岁的孙春玲提起哥嫂来,未语泪先流:“结婚前一天晚上,想到自己大喜的日子身边没有爸妈陪伴,我偷偷直掉泪。哥嫂尽心尽力让我开开心心没有遗憾地办好自己的婚姻大事,说实在的,他们为我做的已远远超过他们应该做的,我很知足,也很感激。”
5个孩子有了各自的小家,彼此关系没有疏远反而更加亲密。大嫂孟琳当年在唐山市综合食品厂饼干车间工作,每天骑一辆带挎斗的自行车,带着3个月大的孩子三班倒。当时他们家住南厂工房,吉祥路一带较偏僻又没有路灯,老大孙立来在铁路唐山站工作,每逢他上夜班,三弟和四弟就轮流去接嫂子下班。赶上了中班,得到夜里12点,但无论刮风下雪下雨,哥俩接嫂子从没间断过。厂里托儿所阿姨说:“这小叔子比亲弟弟都强。”三弟媳、四弟媳同一年生孩子,四弟媳产后因病住院,把刚出生的女儿交给3位嫂子照看。正在休产假的三弟媳主动提出为侄女哺乳,对四弟的孩子视如己出。一个月后,四弟媳痊愈出院,女儿也健康满月。二弟媳第一个孩子流产,大嫂为她买特效药找偏方;二弟想买房钱不够,大家帮着凑够了首付。2006年,老三胆囊炎急性发作,被连夜送到新区一家医院,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术后哥嫂弟妹5个家庭轮流安排人陪护老三,大哥熬好鸡汤,从市里送到新区。
当年的5个孤儿不再孤单,如今已成了拥有20多口人的3代和睦大家庭。5个后代都已大学毕业,其中两人在读研究生,5个小家中两家已经有了第三代。
35年来,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都怀着感恩的心去学习、工作。回报社会,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家庭成员中多人获得过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市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这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震后唐山和谐文明幸福大家庭的一个见证和缩影。
记者晓健 菲菲赞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