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下的记忆
打开相册,一张少年时代与老师同学的合影让尘封的记忆滚落如珠。绿柳堤岸边,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映着河水的粼光……
那年我读五年级,孙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第一课学的是《桂林山水》,文章优美的语言、孙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如醉如痴。孙老师说:“桂林山水美,我们的家乡也很美,明天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游朱龙河?”“想!”清脆的回答伴着一阵热烈的掌声。第二天活动课,孙老师带我们来到了朱龙河畔。朱龙河和校园仅一墙之隔,但很多同学和我一样不是岔河本村的,以前从没来过这里。两岸是葱绿的柳树,坐在柳荫下,老师向我们讲起了朱龙河的历史。趟着河水、踩着嫩草,我们的欢声笑语摇曳在柳荫下。老师取出相机,拍下了全班的合影照。返校后,老师让我们写看到的景色和感受,我第一次感觉写作原来这样有趣。
那年雪下得真大,骑自行车上学,路上我生怕摔跤。下午学校组织除雪,要求每人带一把铁锨,我心里直犯憷,自己骑车还很害怕,怎么带铁锨呀?孙老师安排离校近的步行的同学每人带两把铁锨,骑车的同学不用带。把校园里的雪除净后,老师又带我们到朱龙河桥上除雪。柳枝挂满白雪更显妩媚,陶醉在优美的雪景中,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尤其是我们这些没带铁锨的同学干得更卖力气,我们用这种方式向老师和同学表达感谢。
新年,班里投票选举3名“三好学生”,我高票胜出,我的同桌,副班长玉儿却落选了。玉儿从小没了父亲,有些孤僻,同学们都有点疏远她。看她伤心的样子,我也不好受。孙老师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同学们,咱们班的成绩在全年级名列第一,我又向校长申请了一个‘三好学生’名额,我想把它奖给为班里贡献最大的一位同学。她为了帮同学补习功课,经常早来晚走;教师节演出为了给班级争光,她每天中午都到朱龙河畔的柳荫下练习唱歌……”没等老师说完,大家异口同声地喊着“玉儿”的名字。被人遗忘的丑小鸭,忽然变成了令人羡慕的白天鹅。玉儿哭了,我拉着玉儿的手,真比自己得奖还高兴百倍。
升入六年级后,孙老师不再教我们了。朱龙河畔的柳树日渐葱茏,难忘的记忆像时光的影子,投在婆娑的柳荫下,随柳树一起成长,肥硕的根早已深深地扎进泥土之中! 胡大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