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终点站 服务无终点
——记市殡管处殡仪馆副馆长王立广
在人们的眼中,迎接生命的职业总是受到感激和欢迎,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总是伴随着希望与喜悦。然而为生命送行的职业却总是令人感到恐惧,因为它总是与悲伤和噩耗紧紧相连。20年前,王立广冲破世俗的偏见,不顾亲人和朋友们的反对,毅然选择了为生命送行的职业——殡葬工。
刚到唐山市殡仪馆工作的那段时间,世俗的偏见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亲戚朋友走动得少了,路上遇到的熟人也都对他“敬而远之”,有时连打个电话都得再三考虑。“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干点什么不好,非去那里工作,多晦气”“我们结婚你还是别来了,挺不好的”“那儿的工作多低贱,给我钱都不去”……外界的每一句话都戳痛着王立广的心,让他感到从没有过的孤独与自卑,但他没有后悔,更没有放弃,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一干就是20年。
火化一线的工作非常艰苦。一具被火车碾轧的遗体被送到殡仪馆,四肢和头部缺失,惨不忍睹。逝者家属悲痛万分,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帮助逝者恢复原貌。当时恰逢王立广值班,他立即着手进行复原装殓。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个头部和躯干完整的遗体呈现在家属眼前,此时的王立广和几名帮忙的徒弟已经满身是汗,腿脚酸软。逝者家属看完遗体后,泪流满面。王立广觉得,自己只是完成了一件分内工作,换来的却是一个生命的圆满。
为了实现车间火化炉的节能减排,殡管处成立了火化炉改造攻关小组,王立广担任了改造小组组长。面对一无专业人士指导、二无图纸参考的情况,他积极组织攻关小组成员到处查资料、找信息,研究国内外各种先进火化设备的生产原理、构造,经过50多天的反复修改、实验、测试,终于获得了一次性改造成功,达到了国内同等火化炉的先进水平。之后,他又主持第二台火化炉改造,再次获得成功。
时光飞逝,转眼间20年过去。偶尔有人问王立广,选择这个行业后不后悔,他总是回答:我要努力让“生命的终点站”迸发出温馨的光芒,让逝者的灵魂得到安息。
刘杰 刘国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