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拉理解“疙瘩”
——记唐山大桅边防派出所调解工作三件事
□卢海鹏 徐喆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与人交往就难免出现点小摩擦,村里那点事儿,“剪不断,理还乱”。小矛盾、小纠纷,虽说都起于“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处理不好,就可能成为影响辖区和谐稳定的大隐患。唐山大桅边防派出所针对辖区群众之间的这些小矛盾、小摩擦、小纠纷,积极创新调解手段,充分发挥民警的个人魅力,说事拉理,诊“病”情,除“病”根,“药”到“病”除,“调”出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下面,笔者就说说该所民警作群众矛盾调解工作的三件事。
打回架有成本
“你说,当时我急嘛……”说起年初同大货车司机“干仗”那件事儿,64岁的王义芝老汉就是一个词——感谢。王老汉是乐亭县王家伙房村的道路安全员,主要“照看”村里新修的那条主路。今年年初,因一辆大货车轧坏了村里的水泥路面,王老汉与大货车司机发生了争执。
“安警官,老王和大货车司机在干仗。”随着乡亲的报案声,正在值班的安蒙放下手中的日志,飞快赶往事发地。正当双方剑拔弩张之时,安蒙赶到现场,他站在两人中间,大声说道:“有理讲理,不能打架。”在了解了事情起因后,安警官耐心地对他俩说:“打架有成本。按打人者平均每天可挣100元计算,一个月最多可挣3000元。如果你们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将被行政拘留10天,这样行政拘留期间就损失1000元,再加上罚款500元和赔偿医药费和误工费8500元共损失10000元。这样算来,你们打一次架相当于损失了10头小牛犊!”经过安蒙的耐心调解,大货车司机进行了民事赔偿,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一块钱的事儿也是事儿
“安警官,一块钱的小事你们管不?”正要出门走访的安蒙被村里的杨老汉“逮”了个正着。“前两天,我们老哥儿四个一块玩‘扔坑’(当地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侯宝岐输我一块钱,赖账不给,当时我和他咯叽了几句,还差点动手,为这一块钱,我同侯宝岐成了冤家对头,见面招呼也不打,安警官你给我们断断!”
“小事关着大和谐!这事我管定了!”安蒙很爽快地答应了,“杨大伯,要把您和侯伯伯这事儿断明白,咱还得从‘扔坑’说起,‘扔坑’虽说是娱乐,但加了彩头,性质就变成赌博了,‘扔坑’赢钱,赢谁的钱,赢的还不是咱老哥儿几个的血汗钱?赢的是钱,输的却是感情!”听安警官一分析其中利害,杨老汉幡然悔悟,“小安说的在理,如果再扔下去的话,我们老哥儿几个的感情都得扔没了,我可不想因为‘扔坑’输感情、受处罚,我得赶紧向侯宝岐道歉去,将我们哥俩的感情捡回来!”
一锤子买卖咱不能做
“李警官您给我们评评理!”王家伙房村的电工王金生和村民强金明互不相让,推搡着来到大桅边防派出所。
当天王金生收电费,当收到强金明家时,强金明接过电费单很惊讶,“这月电表走了96度,平时我家都是50度呀,是不是电表坏了,这钱我不能给!”王金生一听着急了,“我只管抄表字、收电费,如果你感觉电表走快了,校表去,但电费少一分也不行!否则就给你断电!”两人就这样争吵起来。
值班民警李晨光答应他们调查清楚后再答复。经小李一番调查了解发现,这段日子正是养殖户的用电高峰,村里凡是养殖貉子、狐狸、貂的家庭,电表度数都较平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正好强金明家里就养着貉子。问题找到了!李警官先是找强金明,说明电费多的原因,强金明听后知道错在自己,但碍于面子还是没有主动交出电费。小李趁热打铁,将强、王二人招呼到一起劝解道,“邻里之间相处、打交道就像做买卖一样,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更何况远亲还不如近邻呢!”有了李警官给下台阶,强金明“顺坡下驴”,当即交出了50元电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