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求学12载
肌无力少年终圆大学梦
9月10日是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校园内人头攒动。一个坐着轮椅前来报到的新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就是19岁的姚保宇。由于从小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俗称“肌无力”),姚保宇不能站立,不能行走,连写字都很困难,但他却在12年间坚持不懈,顽强求学,最终以335分的成绩考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艰辛:父亲背上的求学路
“没有想到,孩子真的能够迈进大学的门槛儿。”姚保宇的母亲告诉记者,被查出患上肌无力时,保宇刚上小学一年级。尽管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还是没能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从不能行走到不能站立,姚保宇逐渐失去了自理能力。
病魔阴影笼罩的日子里,读书成了姚保宇唯一的追求和精神寄托。不能去学校上课,他就坚持在家中自学,连做康复训练的时候都要打开课本。因为心疼儿子,父亲一度想让保宇休学,一向很听话的姚保宇这次却执拗起来,“爸妈,我不想放弃学业!将来我还要考大学!”
姚保宇的坚持最终打动了父母。为了专心照顾儿子,母亲张淑云提前从单位内退,文化水平不高的她先学习自己不曾学过的知识,再讲解给儿子听。每到期中和期末,父亲姚云佳都会背着保宇到学校参加考试。随着年龄的增长,姚保宇的体重达到了180斤,身材消瘦的父亲却从未停下背负儿子的脚步,“我就是孩子的腿,孩子的求学路有多长,我就要走多远。”
高考:特殊考生的冲刺
进入高中,课程难度加大,学习任务也更重了,单靠自学已经无法跟上学校的进度。姚保宇所在的丰润二中的老师们得知他顽强求学的情况后,自发组织了一支家教队伍,利用休息时间轮流到家中义务为他补课。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姚保宇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高考冲刺期间,姚保宇经常在书桌前复习到深夜,而肌无力患者最怕长时间坐着,姚保宇常常累得坐不住,就让妈妈用布条将自己“绑”在椅子上,实在坚持不住了,他就先躺一会,再咬牙坐起来继续学习。
今年6月,父亲背着姚保宇走进了高考考场。为了照顾这个特殊考生,丰润二中特意把他的考场安排在了教学楼的一层。提笔、写字、翻页,这些对常人而言轻而易举的动作,姚保宇做起来都异常吃力,每场考试坚持下来,汗水都会湿透他的衣服。
圆梦:被大学破格录取
在高考中,姚保宇取得了335分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专科录取分数线。欣慰之余,姚保宇的父母更多的是担心: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会有大学愿意录取他吗?为了帮儿子达成心愿,张淑云向晚报记者求助。
8月中旬,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院领导通过晚报了解到姚保宇顽强求学的事迹,深受感动,决定破格录取他。“学校愿意为这个身残志坚的学生提供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平台。”副院长王云峰表示,学校将根据姚保宇的实际情况对他的生活、学习进行适当安排。他还鼓励姚保宇把自强不息的精神带到大学校园中来,为其他同学做出表率。
如今,姚保宇已经成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一名新生,这是他喜欢并且能够胜任的一个专业。系主任刘爱军告诉姚保宇,老师们会把专业课做成教学视频提供给他,并通过网络和家访对他进行辅导,帮助他完成学业。“你的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都很强,毕业后可以考虑在家里成立一个设计工作室。”
感恩:用自立回报社会
坐着轮椅,“行走”在生机勃勃的校园中,笑容始终在姚保宇的脸上绽放。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父母,还有来自信息工程系的几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帮助姚保宇办理了入学手续,并推着他参观校园。志愿者叶石刚说,自己听辅导员老师讲了姚保宇的求学故事,对这个身残志坚的学弟充满钦佩,“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学习、生活方面为姚保宇提供帮助,让他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看到这么多老师、学哥、学姐在帮助我,心里感觉很温暖。”姚保宇说,自己是幸运的,虽然求学之路比别人坎坷,但一路走来,收获了很多温暖与感动,“如果没有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我绝对走不到今天。感谢河北能源技术学院给了我继续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会努力完成学业,将来自食其力,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胡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