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发现早商时期生活遗址
(李永合、马丽莉、裴少兴)日前,丰润区发现总面积达9万平方米的早商、汉代、金元、明清四代人共同生活居住过的古文化遗址。其中,早商时期房址的发现,是继滦县后迁义遗址圆形房址后,近年来冀东地区夏商时期文化又一重要的考古发现。
据了解,该遗址位于丰润区王官营镇施家营村南200米的台地,西邻丰董公路,南侧为一条季节性时令河,地形属于燕山山脉东麓的低矮山地内的小型盆地。河北省文物所、唐山市文物管理处、丰润区文物管理所共同努力,历时40多天,目前已对遗址完成了第一阶段揭露面积为625平方米的抢救性挖掘工作。共发现灰坑21座,房址11座,出土陶、瓷、铜、石等各类质地标本100余件,包括陶鬲、陶瓮、瓷碗、瓷盘、铜钱、石球等,发现牛、羊、狗、马、猪等兽骨150余件。
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副研究员张晓峥介绍说,施家营遗址的发现和抢救性挖掘,为冀东地区商朝文化和金元时期房址的演变、古代聚落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演变资料,对考古工作和古文化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