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两万多元钱没了
——一位商人自述受骗经过
(记者田菲菲梁赞英)“我们来到约定地点后,用对方指定的电话银行查询了一下账户余额,没想到,里面的两万多元钱没了。”日前,在市内经营建材生意的王先生夫妇向记者讲述了受骗经过。
6日上午,王先生的妻子突然接到一名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某单位工作人员,近期准备装修,打算从王先生店内购进一批价值约12万元的壁纸。因为男子描述的壁纸特征与其货号完全相符,王先生想此人一定事先来过店内,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男子电话中承诺,签约后立即预付八成货款,但王先生要给他1.8万元的“好处费”。男子称只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账户,指定王先生用该银行的电话银行将“好处费”转账到他的账户上。王先生和妻子商量后同意了。
7日上午,王先生早早来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唐山尚座支行,填写了一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电子银行服务申请表》(注:客户使用电话转账业务前必须填写该表),在上面的“电话银行指定转账”一栏中,按照男子提供的信息填写了“收款人姓名”和“转入账号”。一切就绪后,王先生夫妇14时许来到男子指定的某单位门口。王先生的妻子拨通男子电话,对方称他正在开会,王先生妻子表示已备好“好处费”,只要兑现预付款,他们马上通过电话银行转账。男子反问:“万一我把预付款给了你们,你们跑了怎么办?要不你们打开扬声器用电话银行查询一下余额,让我听听你们是不是真有诚意!”王先生妻子将自己的手机话筒贴近丈夫的手机扬声器,王先生同时拨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根据提示音依次键入他的银行账号和密码,直到里面提示“您的账户余额为27126.88元”。王先生说,他和妻子等到16时,男子称仍在开会。双方在电话中约定次日上午再签约。
8日中午,王先生夫妇仍未接到男子打来的电话,王先生妻子打了过去,曾经与她联系过的3个手机号码都无法接通。这时,王先生发现,存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2.6万多元钱不见了。他慌忙来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唐山尚座支行,向银行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打印了一份明细。上面显示,王先生账户9月7日下午转出26900元,同时扣除50元转账费用。
记者查询该男子先后使用的3个手机号码得知,其中“152”和“151”开头的手机号码属于唐山地区,“131”开头的手机号码属于北京地区。记者拨打以上3部电话,唐山地区的手机号码一直“无法接通”,北京地区的手机号码一直关机。
王先生回忆说,他使用手机查询账户余额时,扬声器里传出的只有“哒哒”的按键声,电话银行的语音提示并没有重复他输入的账号和密码。
路北经侦大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很有可能是一起利用高科技手段行骗的电信诈骗案件,对方在指定地点附近截获王先生的手机信号,随后再通过电话冒充王先生将现金转走。
事发后,王先生来到大里路派出所报案,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立案。王先生夫妇通过本报提醒他人,遇到类似有人借洽淡生意名义要求电话银行转账时,一定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