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他人站立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市革命伤残军人假肢服务中心高级工王克光
战争年代,一些解放军战士残损了腿脚。如今,这些人只有凭借假肢才能站立、行走。王克光,就是一位专门为革命残疾军人制作假肢的人。
1985年,王克光从天津某部队服务社调到唐山市假肢厂(唐山市革命伤残军人假肢服务中心的前身)。当他得知自己的工作是为残疾军人制作假肢时,便觉得这份工作非常神圣。作为随军家属,他从小在军队长大,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功臣,说啥也要把他们的假肢做好,帮他们站起来!”
要想把假肢做好,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却很难。一个传统假肢,要经过皮工和钳工两个车间,仅钳工车间就包括砸腿条、打眼、打磨、焊接、电镀等多个程序。当时几乎没有相关制作资料,全凭跟师傅学。王克光从跟师傅学砸腿条开始,然后又学其他工序,最后到组装、调试,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
“制作假肢要用到很多知识,生理力学、解剖学都得精通。”王克光介绍说。只有初中文化基础的他,白天认真向师傅学,晚上向书本学,慢慢地掌握了有关知识。他还和师傅一起制作出可以升降的假肢,能随着儿童身体的长高拉长,为患者节省费用。
与传统假肢相比,现代假肢由于采用了新材料,具有重量更轻、行动更灵活、使用更方便等特点。王克光紧跟时代潮流,学习新工艺的应用。如今,患者戴着他制作的钛合金假肢、不锈钢假肢或树脂假肢行走在大街上,路人基本看不出他们是残疾人。
据了解,20多年来,王克光和他的师傅、工友们先后制作了近2000条假肢,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残疾军人的痛苦。问及将来的打算,已经年近50岁的王克光说:“我要尽最大努力拿下全国假肢制作师证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更好地为残疾军人服务。”
刘丽娜 刘国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