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如海
“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里凤凰花又开,无限的离情充满心怀,心难舍师恩深如海……”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脑际久久萦绕着这首歌,恩师的关心和教诲像拂过脸庞的海风,陪伴着我慢慢熟悉陌生的环境,渐渐坚强面对独立生活。可是,当我终于学成归来,要当面向恩师道一声“谢谢”时,恩师却永远离开了我……火红的凤凰花又在枝头悄然绽放,心中忆不尽师恩如海。
自小生长在单亲家庭的我,自卑、内向,考入高中也成绩平平,在班里常被同学们忽略。我已经习惯了被忽略、被遗忘,所以,当您以班主任的身份向我投来关注的目光,我浑身不自在。“为什么课堂上您总是有意叫我多回答问题?为什么课下您总对我嘘寒问暖?”我搞不明白,却不问。我就是这样,习惯了默默接受,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从不主动表露自己的感受。但就是在这样的接受中,我慢慢感到了温暖,一种让我想依赖的温暖。“这就像是母爱吧?”从小缺少母爱的我曾在心里偷偷这样想。
高中二年级,我在父亲的安排下离开了开满凤凰花的校园,出国了。当未满18岁的我背着大大的行囊站在异国的土地上,孤独、落寞扑面而来,让我猝不及防。最初的几天,除了上课,其他的时间我不敢出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陌生的一切。当我无助地在网络上“流浪”时,QQ上居然出现了您的留言:“一切顺利吗?老师很牵挂你。一个人在外生活不容易,有需要就联系我。”看着看着,就有大滴的眼泪落在了键盘上。我毫不犹豫地留言:“陈老师,我想回去,不想呆在这儿。”这是我第一次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第二天,当我再次登录时,收到了您长长的留言。我觉得您真厉害,仿佛看穿了我的心,了解我的感受,知道我的想法,不仅如此,您还告诉我该怎么去做,让我觉得心里踏实多了。从此,每天在网上与您交流成了习惯,由于时差的原因,我们总是彼此留言。当闯过了最初的孤独、无助,我的生活也渐渐多彩起来,我会把遇到的新奇事儿留言给您,不过您的回复也不那么及时了。逐渐融入了国外的生活,学业也紧张起来,我们的交流变得隔三差五,没有规律,不过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第一个想到您。
凤凰花谢了又开,三年后我学成归来,还特别为您制作了一份礼物——把我们的聊天记录辑录成册,我觉得这是我成长的见证,想亲手送给您、感谢您。可是,迎接我的却是您1个月前病逝的噩耗。您的女儿说:“把这个烧一份给妈妈吧,她一定喜欢。她电脑用得不好,可重病的时候还坚持用一个手指头打字到深夜呢。”
我点头,一页页翻着我们的对话,最后一段是:“当年为什么课堂上您总是有意叫我多回答问题?为什么课下您总对我嘘寒问暖?”您的回复是:“老师不想让任何一只小雏鹰掉队。” 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