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开到养牛场
(陈梦洁 王晶明 黄岩)
“你们双方都有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多想对方的好处。”“真打起官司来,可没有挣钱的,都是赔钱!”9月22日下午4点,在玉田县虹桥镇境内一家奶牛场里,玉田法院虹桥法庭的贾随堂法官,正面带微笑地在给当事人双方做工作。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给当事人做诉前调节了。
这是一起普通民事纠纷,当事人双方都在这家养牛场上班,因为琐事造成肢体冲突。这点小事本不至于“打官司告状”,可双方都为了“争口气”,均不让步。为照顾当事人双方的工作,本着坚持诉前调解、延伸服务职能、实现法律追求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虹桥法庭江万军庭长、贾随堂法官把法庭搬到了养牛场。
金秋时节的午后,明亮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杨树,照在法官和当事人的身上。大家坐着小板凳,围成一个圆圈,交换着各自的看法和意见。
作为唐山市的农业大县,玉田的案件以此5大类居多:相邻关系、离婚、涉农、补偿款、小伤害。今天调解的这起案件,就是典型的“小伤害案件”。
爬满蚊子的水坑、叨扰不断的苍蝇、扑鼻而至的牛粪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两位法官不厌其烦地和双方拉家常、讲道理。看着双方的脸色有所缓和,江万军趁机对被告说:谁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大事小情,凡事儿都好商量。再说了,你们是工友,为这点小事打架不值当啊。以后还要在一起共事,要珍惜那份感情。
法官们的苦口婆心,感染了当事人。原告方诚恳地说:我今天来就是想解决事儿,同意调解,就要个医药费。
调解有了初步进展,贾随堂把原告和被告叫进屋里去谈费用标准,江万军则和我们说起了“小法庭”如何实现“大作为”——“对于基层法庭来讲,面对的大都是婚姻家庭、相邻关系、损害赔偿、民间借贷之类的普通纠纷。这些案子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开展了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这三项工作。面对辖区范围广、人口多、文化素质较差、涉诉上访案件时有发生、法官人手少接案多的现状,我们积极探寻诉前调解新模式,创建了以基层综调组织、乡镇综调组织、法庭诉前调解中心为主干的三级调控网络。”
说到这儿,江万军拿出一个小册子,指着上面的“虹桥人民法庭三级调控网络程序图”给我们讲解:“基层综调组织由行政村、企业和学校有关人员组成,乡镇综调组织由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土地所等部门组成,发生了一般性的民事纠纷,在法庭的业务指导下,由这两级调控网络进行调解;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进入法庭诉前调解中心,在进入立案前先由法官进行诉前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再进入正式的立案程序。”
听着江法官的叙述,看着手头的资料,虹桥法庭延伸服务、发挥优势、构建网络,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进而实现案结事了、辖区稳定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今年前8个月,收案130件,已结案112件,其中调撤结案107件,调撤率达95%。诉前、诉外调解案件79件,较去年同期增加36件。由于辖区内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使虹桥法庭今年收案率大幅度下降,所结案件均无错案,没有发生一起初访和信访案件,审判工作实现了良性循环。
天色已经暗淡下来,时针指向了晚7点。江万军、贾随堂二位法官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原被告表示回去和家人商量后,再正式答复法庭。
两位法官还要到下一个村子去调解另一起纠纷,我们就在路口挥手分别。望着他们疲惫的神态,想想他们还没吃晚饭,不由得心里涌起一股热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