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防范远程电信诈骗犯罪
近期,利用电话、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形式有:
一、犯罪嫌疑人主动拨打居民家中固定电话,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谎称事主电话高额欠费,事主个人信息可能已被他人冒用,事主银行账户存款涉嫌洗钱或诈骗犯罪,事主存款有可能受到损失等进行恐吓。事主上当后,犯罪嫌疑人用电话指挥事主在银行ATM自动柜员机上操作,将事主个人和家庭存款转账到骗子提供的所谓资产保护的账号内,诈骗事主钱财。
二、犯罪嫌疑人利用孩子上学或工作离家较远等机会,直接拨打家长电话,谎称其孩子被绑架,索要大量赎金;或以孩子在外出了车祸、突发重大急病等理由,要求汇款。许多家长救子心切,未经核实,便把钱汇到犯罪嫌疑人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从而上当受骗。
三、犯罪嫌疑人先给事主打电话称是事主外地的同学、同乡、朋友或生意伙伴,并谎称近期将到访。事后,事主又会接到该犯罪嫌疑人的电话,以途中遭遇车祸需治疗费或因嫖娼被抓要交罚款等理由,向事主借钱行骗。
四、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和电话、短信发布中奖信息,诱骗事主上当后让事主缴纳公证费、拍卖费等骗取钱财。
五、犯罪嫌疑人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获知事主购房、购车信息后,冒用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以可退还部分税款为名,指挥事主在自动取款机上转账进行诈骗。
六、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个人条件优越的交友信息,吸引事主上当,并在网络和电话沟通中,用甜言蜜语迷惑事主,后以赴约途中带给事主的礼物属文物被查扣为由让事主垫付罚款与保证金,或称自己新开了一个店铺,让事主给其赠送花篮等礼物,并让对方向其同伙账号内汇款进行诈骗。
重点提示:
认真审视分析每一条信息和每一个来电,不轻信他人之言,公、检、法机关作为司法部门是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方式开展所谓的“电话欠费”案件侦查工作的。遇到可疑情况要多与亲戚、朋友商议,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急于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关注媒体、公安部门通报的案情,增长防骗知识。一旦接到此类诈骗信息请及时拨打“110”报警。(刘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