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记唐山丰南大新庄镇西崔坨村大学生村官高康
发布时间:2010/12/27 9:08:03 | 人感兴趣

学生村官的华丽转身
——记丰南大新庄镇西崔坨村大学生村官高康

   (刘鑫 齐福臣)

  2007年8月22日,刚从大学毕业的高康来到革命老区村——丰南大新庄镇西崔坨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偏远的路程、简陋的办公条件还是让刚走出校门的他对农村的概念多了一份冷静,更添了一份责任。晚上,在办公室兼宿舍中,高康认真写下自己的工作计划。为尽快融入西崔坨村这个大家庭,进村第二天开始,高康就拿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记录着每一家的基本情况,熟悉着乡风民俗,将297户村民的家庭状况牢记于心。

  为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村民找到一条更适合的发展之路,高康利用网络不断搜索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报道,当时正值丰南区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建沼气池对西崔坨这个有种植、养殖业传统的村来说是个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突破口,猪、牛粪做原料,群众用沼气,沼渣、沼液用于无公害蔬菜,既有效益又利于净化环境,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高康不仅印发宣传单发放到各家各户,还到建筑队学习建池技术,掌握施工要领,参与每家每户的建池工程,既帮助解决困难又监督施工质量。为赶工期,高康和老干部侯春义乘公交车几次去玉田鸦鸿桥购件,每次去都要背回两大袋零件,他们还买回了低温启动液和发酵剂,以便天冷时依然能够顺利生产沼气。现在西崔坨村共建成沼气池128个,高康也达到了技术员水平,谁家沼气池出了问题首先想到找“小高”。

  2009年,高康听说滦县农民建成了钢结构的连体大棚,这种棚具有土地利用率高、易耕作、保温好、坚固耐用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蔬菜上市期比一般冷棚早,可以错开季节,提高农民收入。联想到西崔坨村虽然蔬菜面积不小,但都是冷棚,抗低温、抗风能力弱,一旦遇到强冷空气入侵,来不及收获的末茬青椒就会绝收,给农户带来损失。于是就找到本村农业技术员张小山前去参观。由于钢结构造价高,在西崔坨村建造不切实际,高康又向有关专家请教后,带领张小山等5户种植大户去沧州青县参观了造价较低的竹木结构连体大棚。回来后,高康和张小山商量在张小山的地里首先建一个占地15亩的水泥柱结构连体大棚。连体大棚投入使用后,既节约土地、延长蔬菜生长期,产量又提高30%。

  三年来,在西崔坨村群众心中,高康早就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想到找小高帮忙。刚入村时,高康了解到82岁的王淑英老人无儿无女,他就经常去家中看望老人,送些钱物,陪老人聊聊天,让老人倍感温暖。老人临终时拉着高康的手说:“大侄啊,你是大妈唯一的亲人啊牎”低保户王成保家庭困难,上有90多岁的老父亲,妻子患病,女儿残疾,他自己膝盖积水干不了重活。看到一家人的生活现状,高康主动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不仅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还担负了王成保女儿的上学费用。

  针对村里党员队伍老化等客观实际,高康把发展年轻党员作为支部的任务。在他的培养带动下,张小山、王树伟、门立军、王晓健等一批有经济头脑、群众基础好的年轻人都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如今他们有的搞种植、养殖,有的办企业,在致富领富中发挥着中坚作用。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安动情地说:“他们的成长离不开高康的帮助啊!”

  经过高康和村两委的努力,西崔坨村三年新增棚菜种植面积400多亩,蔬菜总面积达到800多亩的基础上,完成了沼气池建设、路面硬化美化、修缮村址、环境卫生整治、架设高低压线、打井、铺设地下节水管灌以及推广陆地菜套种引进花生新品种等多项工作。他自己不仅完成了由学生到村官的转变,更实现了有志青年到有为青年的华丽转身。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13 1:26:23,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