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1976年7月28日,一场7.8级的大地震给唐山这座华北小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2010年,一部名为《唐山大地震》的电影,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这座城市。34年过去了,如今的唐山,是什么样呢?2010年,百姓的日子过得如何?今天的年终特别节目,让我们走进唐山,感受唐山人的这一年。
虽说已是隆冬季节,在唐山南湖生态公园里,却丝毫看不到寒意。一大清早,跑步的、唱戏的、跳操的,随处可见。人们呼吸着新鲜空气,开始了新的一天。
在南湖的晨景中,有这么一群人非常醒目,他们举着各种“长枪短炮”,一次次按下快门,伴随着悦耳的“咔嚓”声,记录着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今年67岁的顾翔普就是其中一员。退休以后,摄影便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南湖公园位于唐山市南部,公园内大小水面相连,各种林木花草密布,徜徉其间,赏心悦目。然而,这里曾经垃圾随处可见,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两年前,唐山市政府对南湖地区开始实施大面积生态绿化工程,南湖成了唐山新景点。顾先生几乎天天来这里拍照。今年,他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添置了一款心仪已久的镜头。如今,他正打算着要办一个“图说南湖”的影展。
顾翔普说:“图片展搞了以后,你不光能看到现在的唐山,过去怎么样,和现在的区别,这是很有说服力的。百姓看到以后(能)不感到幸福吗?”
34年前,那场大地震发生时,顾先生还没到唐山定居。但是,那段惨痛的记忆依然留在了心里。在唐山生活的这二十多年里,顾先生目睹着这座城市的变化,1990年,唐山被联合国授予了“人居荣誉奖”。这两年,他爱来的南湖公园也已经成了唐山人宜居生活的一个好去处。
迎着初升的太阳,汽车在山里盘过好几道弯后,停在尽头。灰脊、白墙的楼房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半山腰上,整洁的甬路穿行其间。在唐山,农业人口占到三分之二,过去一年市政府推行的新民居建设工程,让村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
走进小小的中赵村,真是热闹,大人的欢笑声,婴儿的啼哭声,还有赵家的狗正叫得欢。刚刚当上爸爸的赵一亮,谈到自己宽敞明亮的新房,难掩心中的喜悦。
赵一亮说:“以前是烧土炕,搞得家里乌烟瘴气,小孩呛得掉眼泪。现在的房,有暖气取暖,烧锅炉,有热水,可以天天洗澡。”
在村北平缓的山坡上建起的二层小楼,很是醒目。进去一看,水、电、暖气、电话、电视样样俱全,居住条件改善了,也引来了外面的“金凤凰”,吴立娜便是其中的一位。
吴立娜说:“我对象刚认识的时候,他领我上这里来过一次,那时候村里头根本不是这样。回去的时候,咋说呢,心里不咋的。我俩后来处了一段时间,第二次他再领我来的时候,村里就盖上小洋楼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变化挺大的,这里的人也好,环境也好。我俩去年结婚的,今年我生了个闺女。”
在中赵村,村长赵春富今年最开心了。他告诉记者,就在几天前,村里最后一个光棍也定了亲,“光棍村”终于“摘帽”了。
赵春富说:“看到咱们村这一家那一户的孩子都说上亲了,我心里比我自己儿子说上亲还要高兴。咱们中赵村最大的收获就是人的收获,因为有了人,只要好好干,什么都不愁。”
冬日午后的阳光,有丝丝的暖意。就像您现在听到的这歌声,带给人安宁、幸福的感觉:“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演唱者是一位伤残人士。34年前的那个不幸瞬间,让年仅22岁的姚翠琴再也没能站起来。然而,灾难并没有压垮能歌善舞的姚翠琴,在震后简易房里,她开始学习,开始唱歌,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坚强而快乐的生活着。今年,姚翠琴即将喜迁新居,搬进一套80多平米的新房。她告诉记者:“震后我经历了很多大起大落,搬迁也算是一个人生的转折。我们搬进新居,很不错,都是现代化的宜居住房。”
生活在唐山的人,深爱着这座城市,经历过劫难后,姚女士对人生更有一种处世不惊的淡定,日子过得平常却又不平凡。
在唐山市郊的高尔夫球场上,一位日本人正为刚刚击出的一记小鸟球而激动。由此,他的高尔夫球终于打进了100杆的水平。他,就是唐山松下电焊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桥学。
打高尔夫球,是高桥学最大的爱好。看着一枚枚倏然飞出、准确入洞的小球,高桥学的嘴角总会情不自禁地荡漾着笑意。在他看来,人生犹如打高尔夫,一定要坚持目标,永不后退。正是这种态度,使得高桥学今年的人生同样划出了优美的弧线。2010年,唐山松下电焊机有限公司营业额首次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
高桥学说:“今年焊接机器人的销售迅速增长,中国焊接自动化的加速是主要原因。汽车、摩托车等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用户对于焊接机器人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唐山松下电焊机有限公司却依然保持着增长势头,稳居中国焊接第一厂家的市场地位。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主体钢架结构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焊接工程都是出自该公司焊接机器人之手。回想即将过去的2010年,爱以“唐山人”自居的高桥学用“成长”这个词来总结。
高桥学说:“(今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回暖,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我们又迎来了新的生机,公司业绩逐步上升。另外,我的高尔夫也打进了100杆。因此,2010年是‘成长’的一年。”
在唐山,像唐山松下电焊机有限公司这样的日资公司较多,英资、德资企业也不少。据统计,2010年,唐山引进外资已达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
华灯初上,当繁华的市区渐渐回归宁静时,距唐山市区80公里之外的曹妃甸港口新区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万吨巨轮正紧张地装卸着货物,重型卡车正繁忙地穿梭着。有一个人正默默地注视着每一个细节,不时用对讲机联系着。他,就是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生产调度室主任梁海涛。
2005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梁海涛,凭着年轻人特有的闯劲和热情,踏上了曹妃甸港口新区这片土地。五年,让他这个外乡人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当年的海岸荒滩变成了年吞吐量过亿吨的现代化港口新区。每天,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来自世界各国的万吨巨轮驶进、驶出,梁海涛都会不禁感叹。
梁海涛说:“我们每天看到的地方都发生着变化,这里(今天)还是平地,明天就是高楼。原来这里是海水,明天就是工厂不到五年的功夫,三五家像首钢这样的大型企业都(落户在这里)。我一点一点地看着它长大,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2010年,对梁海涛而言,是拼搏的一年。他投身建设的港口二期码头已顺利投产,凭借天然水深的优势,曹妃甸港口吸引了来自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万吨巨轮。2010年,对梁海涛而言,也是收获的一年。一个即将诞生的小生命,让他充满了期待。
深夜的曹妃甸港口,依然灯火辉煌。码头工人的哨子声、轮船的汽笛声、重型卡车的隆隆声,交织成一曲多彩的乐章,上演着唐山这座城市的变化,也演绎着唐山人这一年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