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兔年年历:保留传统期待创新
发布时间:2010/12/29 10:34:15 | 人感兴趣

兔年年历:保留传统  期待创新

    新年将至,又到了年历销售的旺季。记者走访市区年历市场发现,传统挂历的销售情况依然低迷,而一些设计新颖、实用性强的年历却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业内人士分析,传统挂历遇冷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个性和创新,但年历作为实用品和礼品的身份并未改变,因此不会从百姓生活中消失。

  传统挂历市场萎缩

  在新天地书刊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挂历、台历多达近百种,其中,以兔子为主题的各色年历成为主打产品,水墨兔、卡通兔、剪纸兔……印刷精美,造型丰富。但一些销售商介绍,从近1个月的销售量上看,市场总体情况并不好于往年。

  经营了十多年挂历生意的李老板告诉记者,这几年挂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以往市场繁荣的时候,批发市场经营挂历的店铺有十多家,现在也就四五家吧。”李老板说,市场萎缩的情况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明显,去年挂历就出现了滞销的情况,所以今年他减少了订货。“现在市民私人购买挂历的少了,大挂历的买家主要来自周边县区。来批量订购的大多是企业、单位,在年历上打上广告语,用于形象宣传。相对于挂历,台历的销量比较好一些。”

  前来为公司采购新年礼品的宋先生在书刊批发市场转了一圈,“感觉今年挂历大部分没什么新意,还是以靓女、风景、水墨画等为主,只有这种绢丝的看上去比较新颖,包装也还精美,送给客户能拿得出手。”记者看到,绢丝挂历以绢布做底,上面印有名家绘制的国画作品。“绢丝挂历保存时间长,用完后每张画还可以揭下来,装裱起来装饰房间。”李老板介绍,绢丝挂历的价格要比普通挂历贵很多,因此销售不如普通挂历好。“销量最大的还是10元以下的大路货。”

  因为是季节性产品,年历的销售高峰期一般从11月份开始,12月结束。眼看快到年底,各销售商都已开始打折处理年历。“春节前还能销售一段时间,春节一过就只能当废纸了。”

  实用型年历受青睐

  与往年相比,兔年年历的功能性、实用性更强。为了吸引消费者,许多年历在日期标示的基本功能外,增加了记事、阅读、观赏等其他功能,更兼具美观和实用价值。

  在新天地书刊批发市场,以国学、生活小常识、养生保健知识为主题的年历被许多商户摆在显要位置。翻开一款《论语》年历,每页都印有一条论语经典语录,并附有通俗易懂的白话译文和诙谐幽默的卡通配图;而在《养生智慧》年历中,不仅介绍了保健知识,还附加了养生菜谱。“这几种年历走得还不错,最火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几十本。”一位商户如是说。

  在一个摊位前,一款“相册”台历吸引了年轻白领张小姐的目光,“台历的每一页都是一张透明的相片簿,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照片插入其中,等台历用完取下来,就变成了一本小相册。”受到年轻白领喜爱的,还有以“职场宝典”、“瑜伽图解”等为主题的台历,不少年轻顾客都会饶有兴致地翻一翻。为了方便记事,有的台历还在一旁增加了便条签和笔座。

  在市新华书店,市民孙大姐对一种“购物袋”挂历赞不绝口,“挺新鲜的,不光能看日期,用完了拆下来,平时买菜还能用。”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购物袋”、“围裙”挂历每两个月一页,每一页都是用无纺布制成的,挂历用完后,将顶上拆开,月份页面可以分别卸下来当作购物袋、围裙使用。由于具有观赏、实用、环保等特点,尽管售价在59元左右,还是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保留传统期待创新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元旦前夕,形形色色的年历就会成为亲朋好友之间的馈赠佳品。但曾经风光一时的年历,如今已经成了不少人眼里的“鸡肋”。

  “以前送朋友一本挂历,人家挺高兴的,现在根本拿不出手。”挂历经销商李老板说,以前人们买挂历是为了看日期和装饰房间,但现在日期功能早已被手机、电脑取代,而作为装饰品,传统挂历在市民精心装饰的房间里,已很难找到适合的位置。

  不过,还是有不少市民依旧习惯使用年历。上周六,市民宋先生为母亲选购了一款“玉兔送福”的大挂历,“挂历字大,老人家看得清楚。挂在房间里,平时看着也喜兴。”而市民李大妈说,之所以每年都会购买挂历,一是出于习惯,二来觉得使用方便,“老年人记性不好,日历挂在房间里,圈个纪念日、写个备忘什么的,很有用。”

  某广告公司经理吕先生认为,造成传统挂历遇冷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个性和创新。“多年来,年历款式设计死板、选取画面老套,与现代人的审美格局早已不相适应,如果还不能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创新,这类传统挂历失去市场就是必然的。”

  尽管年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其作为实用品和礼品的双重身份并没有改变,因此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传统年历需要创新,优质的年历不仅要在设计和装帧上追求新意,还要提升文化品位、丰富使用功能。只有符合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年历,才能再度吸引大众的目光。(本报记者胡杨)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13 3:19:45,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