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难阻议政情
——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委员报到侧记

1月24日,政协委员们来到新华大酒店报道。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于1月25日开幕。本报记者吕光宇张北男摄
专稿 (本报记者 单宇 韩冬 郑芃芃)又是一年“两会”时,群贤毕至议政事。
2016年1月24日上午,雪后初霁,大地寒凝。朔风凛冽,路滑难行。但这一切阻止不了出席政协唐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们参会的热情。
早8时30分左右,市政协委员们就已经陆续来到凯源酒店、唐钢宾馆、开滦宾馆、新华大酒店、万达洲际酒店报到了。
各报到现场依旧沿袭了近年来简朴务实的风格。与工作人员礼貌谦和仪态相衬的,是委员们有序报到、领取会议材料、递交提案的身影。
在凯源酒店,第一个报到的委员是孙建华。工作于遵化某房地产公司的他一大早就从遵化赶来,因受路况影响,从遵化到唐山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身为画家的孙建华这几年虽然一直在北京进修,但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时时牵动着他的心。几天前,得知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召开,他急急忙忙从北京赶回,并打算根据这些年在外面进修学习的体会,在本次政协会上谈谈自己对发达城市文化建设的感受,以期待引起政府对唐山文化建设给予更高的重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孙建华告诉记者,为了参加本次政协会,尽到一名政协委员应尽的责任,自己亲外甥女结婚都参加不了了。
9时左右,更多的参会人员前来报到。他们相互问候,交谈着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报到处一下子热闹起来。
“每年的政协会,我都感到很激动。”委员胡平虽然家就住在市里,但也早早地来到了凯源酒店。今年政协会,胡平的提案是关于如何解决城市道路交叉口拥堵现象的。他说,目前城市路口拥堵现象比较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雾霾污染、交通事故等的指数,因此必须加以解决,通过改善信号灯设置等,提高智能化程度,使我市城市道路环境得以彻底改善。而为了这个提案,胡平与他的伙伴们把我市的几乎所有道路路口都调研过来了,且很多次。
韦田委员此次带来的提案题目是《挖掘唐山交大历史文脉,打造唐山创意创智新名片》。他说,2016年是唐山面临的一个最佳的文化创意、城市转型、企业升级的机遇期,如果抓不住丧失掉了,那么抢抓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的机遇就会稍纵即逝,所以必须把唐山交大作为一个新的历史文化挖掘的金矿,深入挖掘,并以此为契机,吸引国内高精尖的技术和人才,凝力聚智,为唐山的重要历史转折期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这件事情办得越快越好。
在唐钢宾馆委员报到处,前来报到的委员们个个笑容满面,神采飞扬,他们一边互致问候,一边忙着集纳诤言,纷纷提前进入角色。
陈秀梅委员说:“今年的会议十分关键,将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新的方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全力以赴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为唐山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李春生委员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应积极建言献策,为此我今年准备的提案是关于如何加强城乡接合部环境治理的,通过走访调研,我发现我市周边城乡接合部在这么多年治理的基础上,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和群众期盼还有所差距,市里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把群众关心的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
……
一句句朴实感人的话语,一件件务实的提案,无不显示了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热情。
今年报到的市政协委员共有500余人,关注民生、改善环境、助力发展是他们共同的愿望。为了能更好地传递百姓诉求,委员们都提前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倾听基层群众声音,形成了一批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的提案。
风雪难阻议政情。听着委员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人之言,看着一份份见解独到提案的陆续提交,记者仿佛看到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此播种、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