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记者 齐福臣)我市按照“创新驱动、突出重点、培育亮点”工作要求,抓项目、建园区,强龙头、育主体,创品牌、建基地,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再上新水平,201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761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67.5%,产业化经营总量和产业化经营率均居全省前列。
继续实施县乡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着力组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县、乡(镇)领导分包农业产业化项目责任制要求,每个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分包至少1个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每个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分包至少1个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将分包任务纳入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实施年终目标考核。全市共谋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290个,亿元以上项目109个。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开工271个,完成年度投资127.6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09个,完成年度投资93.36亿元。全年共竣工项目155个,其中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6个。
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规模和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7家,较上年新增1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4家,较上年新增34家。全市38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287.12亿元,固定资产141.38亿元,销售总收入369.49亿元,利润总额33.45亿元,上缴税金6.5亿元。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137.06亿元,固定资产69.62亿元,总销售收入216.65亿元,利润总额15.76亿元,上缴税金3.8亿元。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加工型龙头企业6个。
把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来抓。全市共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8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568家,全市入社成员总数13万户,带动农户95万户,合作社注册资金56.48亿元,年经营服务收入102.7亿元。
积极推进农产品基地与品牌创建工作。玉田、丰润、乐亭三个县区被省认定为农产品加工基地县;全市拥有50多个千亩以上各具特色的农业园区基地,其中包括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玉田、曹妃甸),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玉田、曹妃甸),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达1427个,一村一品专业乡镇37个; 2015年,全市注册农产品商标369枚,无公害认证基地127个、180万亩、产品114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46家、产品161个;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15家、产品86个。全市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0件,获得8个地理标志认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