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我们建起震后第一间简易房”
七旬老人寻解放军恩人
专稿 “是他冒雨带着七八名解放军为我们建起震后第一间简易房,让我们母子有了安身之所,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虽然时隔近40年,市民陈女士始终忘不了那个曾经在唐山大地震后的废墟上帮她建简易房的人,找到那个难忘的身影成了她的夙愿。
陈女士今年74岁,家住华岩东里。她告诉记者,唐山大地震那年,她家在福宁街唐山剧场附近,和婆婆住在一起,当时她有两个孩子,大儿子9岁,小女儿5岁。地震当天,陈女士的丈夫在单位值夜班。“大地震发生时我们都在熟睡中,婆婆、我和两个孩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下。”陈女士说,她们所居住的地方是当时的重灾区,房子瞬间被夷为平地,她的婆婆不幸罹难,她的儿子在邻居的帮助下从废墟底下爬了出来,而她和女儿直到当天中午丈夫回家后才被从废墟下救出来。“丈夫也被砸伤了,肋骨骨折,但他依然在单位帮助救人,直到中午才回家。”陈女士说,女儿腿部被砸骨折,救出她们母女后,一家四口随着受灾的人群坐上了通向郊区的马车,后来到了飞机场,她的丈夫和女儿被转送到安徽接受治疗。之后,她和儿子又回到了那个被夷为平地的家。
“家成了一片废墟,我们什么都没有了,连一片支帐篷的塑料布都没有。”回想当年,陈女士感慨万千。一位姓肖的解放军连长看到她们母子无助的状况后,开始带领解放军帮助她们在废墟上建房。“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下着瓢泼大雨的下午,肖连长带着七八名解放军,穿着雨衣扛着铁锹,从工人文化宫一路徒步来到福宁街,为我们母子建房,他们身上湿透了,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他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看着肖连长等人忙碌的身影,陈女士伤痛的心充满了温暖。在肖连长等解放军的帮助下,陈女士母子住上了震后第一间简易房。
“快40年了,我没有忘记我们的恩人,一直努力在寻找他,但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陈女士回忆,肖连长当年大约三四十岁,可能是大连人,当时所在驻军在保定易县。
读者朋友,如果您有关于肖连长的信息或者是当年的知情者,请拨打电话2828000与唐山晚报热线新闻部联系。
记者 梁赞英 实习生 汪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