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成就梦想的地方”系列报道17
“我终于成了一个真正的曹妃甸人!”
今年以来395人落户曹妃甸工业区

图为曹妃甸工业区首位获得家庭户口本的居民李德浩。
励精图治十余载,沧海变成了桑田。如今的曹妃甸工业区已经从一片汪洋大海变成了令人瞩目的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它的建设者却始终只是“外来客”的身份。今年1月1日,曹妃甸工业区家庭户籍登记工作全面启动,标志着工作在曹妃甸的外来建设者可以落户曹妃甸工业区,成为这里名副其实的主人。据统计,政策实施不到50天,就有395名建设者拥有了曹妃甸工业区的户籍。
8天拿到户口本
“我终于成了一个真正的曹妃甸人了!”1月18日上午,寒风凛冽,而刚刚走出曹妃甸区公安局临港治安分局办证大厅的李德浩却是满面春风,他手捧盖着户籍印章的户口本高兴地说:“8天前才把整理好的落户资料递交上去,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户口本!”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到首钢集体户口,再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中山路,一页纸、两枚章,就把李德浩从一个地道的山东汉子变成了曹妃甸小伙儿。
记者了解到, 27岁的李德浩已经在首钢工作了5个年头。5年间,他先后完成了就业、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生活在曹妃甸,唯一的遗憾就是贴在身上的“外地人”标签。“上大学的时候我是科技小组长,通过校园招聘很顺利就来到了首钢。从实习到正式工作一直都很顺心,我早就想好了要把户口落在这里。”自打投身曹妃甸建设大潮开始,李德浩就一直想要落地生根。2013年,他在工业区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并向派出所询问了有关落户的问题,准备政策一开放就第一时间前去办理落户手续。
“事业、房子、婚姻、孩子都有了,可以说我整颗心都扑在了这里,这个户口我早晚都是要落的。”得知可以落户曹妃甸工业区的消息,等待了两年的李德浩第一时间前往临港商务区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手续。历时8天,他便拿到了工业区第一本户口本,一不小心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于未来,李德浩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孩子现在才七个月大,我的工作相对稳定,所以我爱人辞了职专门在家带孩子。等孩子大一些上了幼儿园,爱人准备在曹妃甸做餐饮生意,让大家伙儿也尝尝‘山东味道’。”李德浩说,一家人安安稳稳地过小日子,这就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未来。
已有395人落户曹妃甸工业区
“为服务工业区经济发展,方便群众办理户口,在曹妃甸区委、区政府的协调帮助下,户籍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1月起,居住在曹妃甸工业区的居民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到三加四海公寓的临港商务区派出所户籍室办理正常户口登记了。”临港商务区派出所所长陈俊勇表示,自曹妃甸工业区家庭户籍登记全面启动以来,每天来咨询或办理户籍的人络绎不绝。此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改变了曹妃甸工业区长久以来只能落集体户口的状况。据悉,目前曹妃甸工业区共有395人落户,其中家庭户70户,还有60多户正在办理中。
符合七种条件之一可落户曹妃甸
据介绍,符合七种落户条件之一的居民均可正常办理户口登记:
1.对有稳定工作并自购房屋的,凭书面申请、务工(经商)证明、房屋产权证明(购房证明,包括购房协议和付款证明)、户口本和身份证、物业证明、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有随迁人员的,提交随迁人员户口本和身份证、申请人与随迁人员的亲属关系证明。
2.对有稳定工作并租房居住的,凭书面申请、务工(经商)证明、租赁房屋证明、户口本和身份证,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有随迁人员的,提交随迁人员户口本和身份证、申请人与随迁人员的亲属关系证明。
3.对有稳定工作并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的,凭书面申请、单位出具的务工和居住证明、户口本和身份证,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有随迁人员的,提交随迁人员户口本和身份证、申请人与随迁人员的亲属关系证明。
4.对夫妻投靠的,凭书面申请、结婚证明、夫妻双方户口本和身份证,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5.对父母、子女投靠的,凭书面申请、申请人及迁入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6.对与人才交流中心签订代理协议的毕业未满3年的大专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凭书面申请、毕业证、户口迁移证、身份证,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7.对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具有国家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凭书面申请、职业资格证书或学历证明、户口本和身份证,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记者 刘庄子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