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的希望 大学是精神的灯塔
华北理工大学理学院 周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铸造依赖的是教育。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想摆脱愚昧,教育永远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大学又往往成为良好教育发挥作用最好的沃土,所以教育作为大学的主体事业,大学作为教育的主要依托,相互交融,在人类文明中起着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教育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首先是对这个世界的善意。真正的教育在传授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人类品性的教化与养育。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在不断丰富个人性格与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使个人对世界产生善意。教育就是让人们能够具备拥有并且可以深刻感知情感的能力,归根结底,是让人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教育使得人类对世界充满善意,故而,教育在影响社会发展的功利性功能之外,真正伟大的是消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纷争与猜忌,可以说,教育也是一种和平的手段。
教育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其次是拓展认知的重要手段。人类从愚昧中走来,又将向前方进往。古代,人们对鬼神充满膜拜,祭祀、风俗、伦理,往往有着违背人性天和的部分,事实上这些正是人类认知低下、愚昧无知的表现。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可以消除人性中愚昧无知的部分,它通过向人类播洒知识的雨露,洗去人们心中被愚昧和无知覆盖的污痕,从而让知识与智慧的种子在人的心中发芽、成长。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往往需要经过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高额的成本作为支撑,而教育,作为一种相对程式化的手段,可以批量并且高效地完成认知上的改造与深化,因此,在普及与可行性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所以,一个民族的成长、发展,甚至是精神上的升华,都离不开教育。
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还在于涵养一个民族持续成长的潜力。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青少年则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道出了青少年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青少年是人类成长阶段中从懵懂无知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过程,他们就像树林中一棵棵成长的小树,不经过修剪,难以成长为参天大树。青少年承载了一个民族对于未来的希望,倘若不经过教育的洗礼,那么其终将发展成一个野蛮的民族。教育不仅可以传授给青少年科学文化知识,更能教导青少年如何承担起自己的人生、家庭乃至国家的责任。因此,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持续成长与不断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强有力的保障。
而当下,作为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一个大学的成败,往往是教育能否顺利发挥作用的关键,而教育质量,又决定着一个大学的生命力与品质。身处大学的人,往往也处在人生中较为可塑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教育与大学相互倚靠的对流循环中,人才的培养必然受到这交融效应的影响。大学往往成为影响良知、信仰等重要人格组成部分的因素,成为精神上的灯塔。因此,重视教育与重视学校具有同等的重要定位。
对于中华民族,教育的种子在华夏子孙的心中早已成长了数千年,众多大学也正向世界一流进发。如今,所取得的果实不仅造福了中华民族,更造福了世界人民。孔子学院开遍世界各个角落;诺贝尔文学者获得者莫言,通过笔尖让世界读到了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呐喊;屠呦呦研制出的青蒿素让全世界疟疾患者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是教育铸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优秀的教育阵地造就了中华民族璀璨的科技文化,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