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我市2015年妇女儿童工作综述
专稿 (本报记者 赵珺 通讯员 席晓军 王颖 鄢小杰)2015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四个干”抓落实机制为统领,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唱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主旋律,推动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取得新成就。
巾帼创业发展工程引领妇女投身经济转型升级
市妇联坚持把动员广大妇女参与转型升级作为妇联组织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头号工程,组织引领妇女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组织各级妇联开展创业培训、家政服务、电商培训、家庭手工、种植养殖实用技能培训623期,培训妇女10.9万人次,帮助3000多名无业失业妇女实现就业。巾帼家政服务产业作为河北省示范性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圆满完成对1000名妇女免费培训,有效对接京津家政市场,为京津推荐提供家政人员百余人。争取省妇联专项支持资金80万元,实施家庭手工业“巧手创富工程”,打造集展示、销售、培训、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市、县两级家庭手工业指导服务中心11个,开通线上线下两条经营渠道,培育特色村(社区)87个、示范企业18个、示范户990户。为帮助在生态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创业妇女突破资金瓶颈,新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园27个,为990名创业妇女申请贷款7500万元,居全省首位。
家庭创建工程助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
在美丽庭院创建中,实行妇联干部分包负责制,建立定期督导、分类指导机制和资金保障制度,投入资金80万元。通过开展“万名妇联干部上讲台”活动、讲师团宣讲以及组织巾帼文艺宣传队、保洁队、互助小组等社团开展宣传带动、志愿服务,让群众宣传发动群众。抓住“妇女讲习所”这一“牛鼻子”,搭建培训交流平台,全市评选出示范妇女讲习所20个。同时,注重发挥示范户的引领作用,评选市级美丽庭院标兵300户和美丽庭院6360户,打造美丽庭院示范街(组)526条。目前,全市20万户家庭参与创建,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实施美德立家行动中,以“孝、诚、勤、和、美、廉”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我身边的美德故事”讲述等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涌现出最美家庭2.2万户。此外,各级妇联组织持续开展“十佳母亲”“孝老敬亲好儿媳”评选等系列活动,涌现各类优秀典型3000多名。在广大家庭中形成了弘扬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建设清廉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
创新维权机制实现维权维稳融合互促
创新在法院、妇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诉讼前,选派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妇联干部参与涉法涉诉案件调解,帮助调撤案件2979件次。诉讼中,组织妇联干部和妇女骨干参与案件听审,监督司法公正。诉讼后,发挥妇联组织优势,面向涉案妇女儿童开展送温暖、送爱心、扶贫帮困活动。先后为170多名诉讼当事人提供女性创业就业培训,帮助33名信访妇女实现成功创业就业,为77名经济困难妇女提供救助资金5.38万元,推动3906件妇女儿童涉法涉诉案件得以公平公正的解决。
开展“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主题活动,抽调30名优秀法律工作者组成宣讲团,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开展法律宣讲活动23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设立家庭暴力庇护服务中心,为受害妇女儿童提供安全的临时庇护场所。开展信访代理员素质提升行动,按照“下培一级”的原则,全市培训四级妇女信访代理员1.2万多名,代理员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搭建维权服务新平台,开展每周三律师志愿接访日活动,在唐山女性微信公众号开办“普法微课堂”栏目,成为快捷高效的普法新平台。同时,引领女性社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使其在基层担当党的政策主张的宣传员、社会和谐稳定的调解员、民生实事项目的服务员等角色。
民生促进工程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实施春蕾助学项目,以“春蕾计划”为重点,开展助学、心灵关爱、安全护航等系列行动。募集助学款物价值达319.04万元,救助贫困儿童4356人。实施困难救助项目,向710名贫困妇女、老区革命母亲,发放救助款50.95万元。实施健康关爱项目,开展儿童唇腭裂、先心病、贫困弱视免费筛查救治等健康关爱项目,减免救治费用49.89万元,持续开展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妇女健康免费体检及妇女儿童心理咨询服务,惠及妇女儿童达5万多人次。推进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邀请外地专家、培养本地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等方式,举办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流动课堂、每周一讲、家庭教育基地公益讲座等各类公益讲座1430场次,受益家长达9万多人次。
强基固本工程提升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水平
全面完成农村妇女进“两委”和村妇代会换届工作,村党组织中有女委员的村占38.62%,提高了1.62%;村委会中有女委员的村占97.91%,提高了3.51%,实现了100%村“两委”有女性成员,100%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创新开展乡镇妇联组织建设试点工作,丰南区黄各庄镇妇联作为全省加强乡镇妇联组织建设试点镇,从社会化的组织动员、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信息化的互动交流、品牌化的活动开展四方面探索了一条改革创新基层妇联组织体系建设的成功路径。全力抓好省“示范妇女之家”创建工作,39个村被确定为2015年度和2016年度的省级示范妇女之家,争取省妇联资金支持390万元,居全省首位。
围绕“素质立身、为民干事”机关核心价值理念,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统领,锤炼干净干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妇联队伍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市妇联连续7年被市委考评为优秀,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一年来,“巾帼建功,转型升级”活动,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在全省妇联系统排名第一;全国首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园工作模式,全市妇女获贷人数比例已从2009年的20.7%提高到50%以上;规范发展巾帼家政服务产业,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家政培训示范基地”;推进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市建设,工作经验得到全国妇联领导好评,做法在全国妇联《妇工要情》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两纲通讯》上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