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成就梦想的地方”系列报道18行
在曹妃甸,感受到的是温馨
专稿 城市经济的发展快慢与交通便利与否密不可分。近年来,曹妃甸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便民服务,强化城区交通秩序,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造福市民,作出了积极贡献。
公交车免费乘坐
前几天,曹妃甸的张女士登上了当地一辆1路公交车,正打算投币,却被公交车师傅制止并告知可免费乘坐,张女士高兴地说:“我之前听别人说过这个消息,还不敢确定。今天真坐上免费公交车了!”
曹妃甸公交公司经理李体德说:“免费乘公交政策让市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出行环境。公交车免费以来,乘坐公交出行的市民明显增多。”
2012年4月,曹妃甸城市公交车正式开通运营。短短的4年后,这里出台了公交免费乘坐政策,曹妃甸居民纷纷叫好点赞。在银行上班的孙文博说:“乘坐免费公交出行对我们上班族来说,首先是便利,而且还省了一笔出行的费用。几块钱的公交费不多,但让人感受到了暖心的服务。”
开通特色线路服务受众
聚集大产业、打造大学城是曹妃甸发展的优势,这里有着数以万计的厂企工人和在校师生,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出行的便利,一直是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关注的大事。
早在2014年10月,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搬入曹妃甸新校园,相关部门就克服困难,开通了从唐山、曹妃甸主城区至大学城的公交线路。“有了公交车,从学校到城区很方便,时不时可以和宿舍的同学找个饭店聚会、唱卡拉OK或是逛公园,业余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小刘说。
为了能给区属企业职工提供方便,曹妃甸今年还开通了K1通勤线路,现已进入试运营阶段。据了解,该线路并不是城市公交线路,服务的是特殊群体,主要解决城区和工业区区属企业员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通勤问题。该线路共25个站,涵盖曹妃甸多个企业、单位和住宅小区,总运行时长1小时,通勤车一下将职工的家和工作单位直接连接起来。
由于区属企业有不少职工需要倒班,为了方便这些职工周六、周日上下班,区住建局正在考虑制定对策,即正常运营后周六、周日也照常发车,运营时间不变化。 “只有这样更好地服务于职工、市民,才能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才能安心工作,为曹妃甸发展建设多出力。”区住建局负责人表示。
大力整治城区交通秩序
近年来,随着曹妃甸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市政设施功能不断完善,曹妃甸城区也逐渐显现出了其他老城市的通病:城区内非法上路电动三轮车多了起来,大货车进城,小商小贩违章占道经营、乱摆摊点……这给城区交通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去年11月初,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城区交通秩序整治综合执法大队,对这些问题实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
城区交通秩序整治综合执法大队由区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执法大队成立后,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大多数三轮车主放弃了非法上路的做法,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摸排,掌握三轮车非法上路的规律和特点,与这些三轮车主打起了“持久战”。相关部门人员配合执法人员每天从早晨到晚上全天候进行执法,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三轮车非法运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观。
违章占道经营和乱摆摊点行为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不便。工作中执法队员们发现,部分占道经营和乱摆摊点的小商小贩们生活困难,如果双方不互相沟通、体谅,那么难免会产生矛盾。于是,执法队员们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微笑劝服”和“换位思考”执法方式,耐心、温和地和摊主沟通,取得摊主的理解,使他们由拒绝变为主动支持,同时,通过换位思考,执法人员多想想小商小贩们的实际困难,对那些生活条件确实不好的小商小贩,执法队员采取帮扶的方式。时间一长,小商小贩们有困难也会和执法队员直接沟通,这样就形成了“双赢”局面。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曹妃甸城区内道路严禁大货车通行。虽然各入城主要路口都有明显的禁行标识,但仍有很多大货车司机抱着侥幸心理驾车从城区内通过。根据大货车司机选择晚上从城区通过的特点,综合执法大队执法队员坚持每天晚上在各路口巡查,解说大货车进城的危害,劝其绕行,并对屡教不改者坚决进行处罚。
综合执法大队成立已有3个多月,在队员们的努力下,曹妃甸城区的道路交通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记者 赵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