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石)日前,唐山市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向消费者和珠宝商家发出提醒,从今年5月4日起,贵金属首饰将统一以足金、足铂、足钯、足银标称。这标志着沿用了14年的千足金称谓将取消,不规范标注的万足金、万纯真金、万足真金等等,都将退出历史舞台。
《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是中国贵金属首饰行业唯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生产和经营企业必须执行的标准。其第1号修改单删除了“千足金”“千足铂”“千足钯”“千足银”的纯度表示方法及内容;规定足(金、铂、钯、银)是标准规定的首饰产品的最高纯度。这意味着,千足金、万足金被取消。规定实施后,企业在宣传黄金(GOLD)首饰的纯度时,将不得再出现千足金、万足金称谓。第1号修改单实施之后,将把我国的首饰贵金属行业带向一个追求个性创新、追求品牌的独创性、追求材料的工艺、展示贵金属的美感、提高贵金属首饰附加值的新天地。
市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就贵金属新国标的修改给消费者和珠宝商家带来的变化进行一一解读。
变化一:贵金属首饰纯度取消“千足”
市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王凤兰介绍,此次就贵金属纯度的修改已是国标经历的第五次修改,对贵金属——金及其合金、铂及其合金、钯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的首饰纯度进行了修定,今后其纯度哪怕达到999.0‰,999.9‰,999.99‰,其最高纯度也只能标注为足金、足铂、足钯、足银。
变化二:饰品名称仅含四项内容
此次修订标准规定,金银首饰命名内容只能包括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命名名称的前后不得再有其他内容。也就是说,若标注为“足金999戒指”“足金戒指(Au999)”等名称,都是错误的。只能标注为:足金戒指、足铂项链、足银耳环等。
变化三:贵金属首饰将更重视装饰功能
关于千足金的命名为何要取消,王凤兰解释说,黄金等贵金属首饰的功能定位首先是装饰,其次才是保值;另外,过高金含量的首饰硬度低、质地软,在消费者佩戴的过程中容易变形,影响美观;而贵金属首饰的命名在市场上呈现纷繁复杂的情况,会造成消费者理解困难、无从选择。
新国标正式出台的几大原因,其一是为了规范市场,与国际接轨。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为消费者进行对比查看提供了便利,修改后的贵金属首饰标签只包括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分类清晰,一目了然;国际上并没有“万足”、“千足”的命名,国标的修改也实现了与国际的并轨。
第二个原因是促进行业转型,提醒设计制作工艺,引导行业健康和公平发展。之前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过分关注含金量的需求,争相以“千足金”,甚至“万足金”的字眼来宣传而忽略了品牌文化、设计工艺的发展。就长远来看,不利于珠宝商家的品牌文化树立和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
原因之三,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原有贵金属首饰命名中,含金量999.0‰和995.0‰都是可称作千足金,但两种纯度的产品仍具有差别,消费者易被误导。新规定中,贵金属的纯度需直接标识,能让消费者清晰的了解到所购买贵金属类首饰的准确含金量,做到买的明白、买的放心。
【相关链接】千足金与足金的区别
“千足金”,金含量不低于999‰,“足金”,金含量不低于990‰。“千足金”肯定是“足金”,但“足金”则不一定是“千足金”。
购买黄金首饰,首先要认清黄金首饰的质量检验标识。市场上销售的黄金首饰,多数配有质检机构的检验标识,标识明确标注首饰的金含量、重量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