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种出致富桃——丰润区左家坞镇南夏庄村见闻
专稿 (本报记者 齐福臣 通讯员 朱大勇)连日来,丰润区左家坞镇南夏庄村村西的春雪桃大棚吸引了各地游客。看着一批批客人满载而归,大棚主人张瑞兵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利用微信提前发布了采摘信息,3月12日开始采摘,3天时间就吸引了遵化、唐山市区等地游客,我们已经卖了1500斤,收入3万多块钱呢!”47岁的张瑞兵喜滋滋地说。
3月15日上午,记者在张瑞兵的大棚里看到,一排排桃树上挂满红彤彤的鲜桃,十几位游客有说有笑,边拍照边采摘。摘下一个又大又红的鲜桃,窦先生高兴地说:“这桃口感脆甜,有嚼头,我是回头客,我前天摘了30多斤,今天又来了!”
“为啥你的桃这么受欢迎?”面对记者的疑问,张瑞兵指着大棚南面说:“我的秘诀就是利用科技提高桃的品质!”记者看到,在大棚里的南面,竖着两个大空调。“用空调来调控大棚里的温度,大棚里尽可能模拟桃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使用一边倒的树型,使果实两侧均匀受光,桃的着色面能达到90%;使用有机肥提高果实的硬度和含糖量,桃的含糖量高于西瓜。”
“我给你演示一下硬度。”张瑞兵边说边摘下一个成熟的桃,放在松软的地上,整个人踩上了上去,桃几乎没有损坏。“我体重160斤,说明桃至少能承受160斤重,硬度高利于贮存,摘下来放10天都不软。”
张瑞兵介绍,在桃的生长期,不使用任何杀虫剂,采用韩国进口的太阳膜覆盖,利用控温来杀虫、杀菌。由于不给桃套药袋,有些果实生长产生了瑕疵,影响了利润。“种桃要讲良心,不能光追求利润,宁可少挣俩钱儿,也要生产吃着放心的桃子!”张瑞兵说。
在大棚桃种植上,张瑞兵称自己只是个新兵。2012年3月,在左家坞镇成人学校的帮助下,张瑞兵建起两个大棚开始搞大棚桃种植。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他掌握了大棚桃种植管理技术,用科技种出了致富桃。
看着这硕果满枝的大棚,张瑞兵还有更远大的农业梦,“我想利用科技手段,打破果树生长的季节规律,做到何时需要啥产品就能生产什么产品。”目前,张瑞兵注册成立了“春之梦控温栽培科技园”,注册了“晨迪商标”,引进了“映双红桃”。下一步,他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晓文樱桃”“神柿”“台湾青枣”等新品种,依靠科技走上高效农业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