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艳合是一名优秀的儿科大夫,他的事迹曾被《光明日报》报道。为了解儿科医生的工作情况,当天,记者来到迁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楼,近距离体验厉大夫的工作。
要有三头六臂才能应对得宜
29日,厉艳合值白班,上午出门诊,下午看病房。作为迁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他早上7点半到医院,先去查房,了解住院患儿的情况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稍作准备,8点半,厉艳合来到一楼门诊区,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此时已经有很多带孩子前来看病的家长围在了门口。
在他给患儿诊断期间,“厉大夫”这三个字被家长反复喊着。“厉大夫,我们又来报到了。刚出院可又发烧了,到底咋办呀?”“厉大夫,这个孩子情况有点儿复杂,你赶紧看看吧!”“厉大夫,21床今天能出院吗?”家长、同病区的医生、护士的询问,伴随着患儿们的哭闹声……整个办公室的气氛堪比市场。才待了一个多小时,记者就被这种叫嚷声弄得头昏脑涨,但厉艳合却始终有条不紊地应对着各种状况。
“我已经习惯了,并没有觉得这是什么问题。”厉艳合说,“自从1999年毕业后进入医院的儿科工作,这种声音我已经听了近20年了。听着孩子们的哭声渐渐平复,也是让我快乐的事。”
面对家长质疑他始终态度温和
“大夫,我们孩子都住院好几天了,孩子的病怎么还没见好啊?”“稍后,我给孩子再做个检查,看看是否需要换一下药。”“大夫,我们都等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轮到我们看病啊!”“大家都耐心排队等待,我肯定都给大家看喽。”“大夫,我们孩子前两天刚出的院,今天又发烧了,让孩子再住两天院吧。”“你这个孩子的情况需要住院观察治疗,而你们的孩子还没有到再住院的标准,按照我说的方法治疗,建议回家观察。”面对家长的种种疑问,他只是耐心地说出自己的诊断结果和建议,态度温和。
“儿科医生,面对的是年幼患儿,一看到医生就哭闹不止,不能自述症状。还有许多家长因为紧张焦虑,对医生表现出不满、质疑,甚至语言攻击的情况很常见。”厉艳合说,“很多家长带孩子过来看病,对我还是比较信任的,只不过他们对这个病理、病程不太了解,所以才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我跟他们说明白了,大多数家长还是会理解的。”
超负荷工作一天接诊60多名患儿
紧张忙碌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12点。4个多小时,厉艳合没有顾上喝一口水。送走了最后一名病人,准备结束上午的工作时,一名护士冲进办公室说:“厉大夫,病房有个刚刚住院的孩子,5个多月大,检查出肺部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你快来看一下。”话音未落,厉大夫早已向病房走去。“厉大夫,我们昨天来过医院,但没留下住院,回家后发现孩子呼吸有些困难,孩子还太小,快把我吓死了……”厉艳合接过孩子的检查单,查看后陪同患儿去做治疗。
中午12点半左右,厉艳合到科室就餐点吃午饭。下午1点,他回到三楼病房区办公室,又一波看门诊和前来办理住院的孩子们已经在等着他了。“厉主任既负责病区的住院病人,还要接诊门诊患者。一般住院部只收治在门诊看过病之后前来住院的患者,但我们科室比较特殊,一方面因为儿科患者多,医生少,忙不过来。另一方面,厉医生在家长中的口碑非常好,很多家长都直接到病区来找他给孩子看病。久而久之,厉医生不仅要负责我们病区的住院患儿,还承担门诊的接诊工作,这是我们科室的独特风景。”护士长李雅素告诉记者。
晚上6点多,厉艳合送走最后一名病人,再次查房后,结束一天的白班工作。当天,厉艳合上午在门诊区接诊50余名患儿,下午在病房区又陆陆续续接诊了10余名患儿,一天接诊患儿6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