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病人不宜多吃
《本草纲目》记载,糯米粘滞、难化。因此,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糖尿病等患者,要尽量少吃元宵,因为它高油脂、高糖、不易被肠胃消化,往往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小儿由于发育不成熟,消化功能较弱,而老年人则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对于黏滑食物不容易消化,故不宜多吃。同时,老年人及婴幼儿可能会因不能充分咀嚼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因此吃元宵一定要少食且细嚼慢咽。
不可替代早晚餐
一般来说,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最弱,而元宵外皮是糯米粉,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反酸、烧心等情况。晚上人们的运动量少,过量进食元宵也会因为排空慢而加重胃肠道负担。因此,元宵不能代替早餐或晚餐充饥,市民可以在早餐或午餐做部分主食,或作为下午茶的甜品,尽量避免晚餐或宵夜食用。
太凉太烫不宜吃
糯米中支链淀粉含量高,加热的时候,支链淀粉可形成透明的、高黏度的溶液,黏度很大,所以口感软烂。冷却的时候,糯米则形成比较致密的结构,黏性和韧性增大,更不易消化,所以尽量避免食用凉元宵。当然,赶热吃元宵也不能太烫,否则很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物灼伤会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关疾病。有的人吃热元宵时一被烫了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这种习惯危害更大。
膳食均衡健康吃
吃元宵一定不要贪恋美味而吃得过多过急。吃煮元宵时,可以喝一些元宵汤,因为糯米粉中含有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大部分溶于汤中,其中维生素B1能促进人体乙酰胆碱的合成,能保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同时,市民不妨搭配点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陈皮、生萝卜、大麦芽汁等。尤以生萝卜效果明显,其所含有的芥子油和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能消积滞、下气宽中,既有助于消化,又能降低油脂的吸收。
元宵不能过量吃
市民最好别把元宵当正餐,上午早饭后九十点钟或者下午加餐的时候吃点元宵还可以,但每次吃一小碗也就足够了。吃元宵的同时,不能再吃其他含糖高的食品。同时,还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一般来说吃3个元宵就要减去半两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