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闫漪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商品种类的日益丰富,网络购物日渐成为零售市场强有力的补充。据唐山市统计局抽样统计,2010年唐山城市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人均达48元,同比增长了2倍。记者发现,大约从2010年开始,喜欢网购的消费者开始有了一种新的网上消费模式,通过返现网站登录其连接的各网上商城,购物从中获得返利。但记者了解到,这种消费模式除了有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外,返现周期长、有些返现兑现设置条件逐渐成为“淘客们”反映的热门问题。
-返现网“淘客”反映问题多
记者登录这些返现网站发现,这些网站汇聚淘宝网、当当网、凡客诚品、卓越、麦网、网上书城等高达几百家的热门购物网站,涵盖服装、家电、化妆品、书籍等淘客们热衷的商品。
据了解,返现网站采用购物返现金的形式聚集网购会员,会员从返现网站去各大网上商城(如淘宝、当当等)购物,订单完成后(无退货),返现网站作为该商城的合作伙伴,可从该商城得到一定比例的销售佣金,返现网站再把佣金的绝大部分返还给会员。返利比例从1%到50%不等,有的甚至更高。但记者了解到,很多淘客愿意参与这种新的购物形式并不在乎返现多少,主要是要尝试新鲜事物。记者看到,有的返现只有几块钱,但淘客们仍乐此不疲,而且这些淘客以年轻人居多。
记者在与一返现交流群名为“月亮”的网友交流中了解到,她多次通过返现网站进入各网上商城购物,返现情况还行,所以逐渐尝到了其中的甜头儿。但唐山的李女士并不像“月亮”一样幸运。
去年11月份,唐山的李女士通过返现网站购买了一件156元的上衣,按照网站标注的返利标准,她可以得到8.2元的返利,想要申请兑现时才知道该网站购物返现要满10元才能够申请兑现,之后李女士又购买了一批商品,但又被告知订单使用了超过10元的优惠券所以不符合返现条件,而被拒绝返利。
记者通过各大返现网论坛看到,诸如:“我2010年10月1日从返现网站买了东西,订单已经成功了,并且货品用了很久了,现在几个月都过去了,返现还不能兑现?”“我的订单怎么消失了?”等问题,在这些返现网站的论坛中随处可见。
记者注意到,返利兑现时间长、返利金额缩水、订单无法跟踪等成为返现网站论坛中淘客们反映比较激烈的问题。相关人士表示,这样一种新的购物中介,因出现时间短,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针对网络交易的现行法律尚属空白
唐山正一律师事务所赵新来律师表示,我国目前针对网络交易的现行法律尚属空白,作为一种交易形式,目前一般适用于《合同法》等现行法律。但由于买卖双方大多分处两地,一旦出现交易分歧,由于电子交易过程很难保存,无发票等现实问题,很容易造成维权取证困难。加上卖方进行网上交易业务时,大多只将虚拟店铺信息、商品描述放在网上,并不注明实际地址及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使消费者难以了解商家的真实信息,一旦发生纠纷,加上维权成本过高,消费者维权受限。
一位喜欢网上购物的朱女士表示,作为一种新的网上购物中介,返现网站有很多规则还需要淘客们去摸索,而且,返现网站因系统原因偶尔会出现订单无法跟踪、订单不翼而飞等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针对此,唐山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网上购物前,一定要对商品进行全面了解和调查,尤其是对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商品,消费者应咨询专业人士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信息,了解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充分调查后再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此外,要仔细验货,货不相符则予以拒收或即刻联系经销商。索要票证,采用多种方法取得商家的联系方式、资质等。同时要注意保存信息,多一份有用的信息就多一份有力的证据。
最为重要的是,淘客应尽早在电脑或录像资料中保留网络宣传的即时网页的证据,并且要锁定交易时间、日期的信息。消费者可以凭借这些证据,选择投诉、申诉或通过诉诸法律来进行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