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武的陶瓷情缘
(本报记者王伊明)近三五年里,李慧武很少去古玩市场淘宝了,“红色收藏”也有了仿冒品,这让他实在无法接受。李先生说,建国以来各行业创造的展示新中国成就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列为“红色收藏”内容,那些都是神圣的宝物,但不包括只为赚钱、单纯模仿的膺品。
李慧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收藏领域的,他收藏的范围是陶瓷,而且是建国后的陶瓷,就是后来被人们公认为“红色收藏”的陶瓷。那是一个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入的时代,也是历史、文化最被忽略的时代,下过乡、当过兵、读过大学又在开滦工作的李慧武,用自己的积蓄开始圆自己的收藏梦。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批国外收藏家瞄准中国红色文物收藏市场时,李慧武的目光也从本地转向景德镇、醴陵、萧山、烟台等其他陶瓷产区。之后,国内的红色收藏风生水起,他的方法是只收不卖,当个纯粹的收藏家,为北方瓷都、为国内的陶瓷红色文物留一块聚集地。
30多年里,李慧武收集了各地、各个品种数千件陶瓷珍品,仅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唐山珍贵的绿骨质瓷就有仕女雕塑、西游记人物雕塑、套壶、金鱼烟灰缸、孔雀插瓶等十几种,雕金套壶、牙黄鲤鱼台灯、黄胄画驴盘以及数百件瓷雕塑人物、动物,百余件台灯、百余件瓷板画、瓷盘画,难以计数的对杯、瓶、罐、餐具及千余件彩饰套壶,其中不乏精品甚至孤品。
李慧武现在恒远海运工作,频繁奔波于港口与城市之间。而一有空闲,他就会把自己关在上下两层、近百平方米、几乎插不进脚的收藏室里,几个小时把玩心爱的藏品。毕竟是年逾花甲的人了,他说,他今后要为这些从小贩们手里抢回来的宝贝,找一个好去处,一个能让它们永远在一起、永远留在唐山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