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消费者热线
考验耐心和良心
开办消费者热线以来,有时每天要接到二三十个投诉电话,甚至半夜也会接到热线。说实在话,每个消费者在讲述消费纠纷时少说也得用三五分钟,一些消费者更是“罗圈话”反复地说,不厌其详,如果没有相当的耐心和热心,时间长了谁都难免感觉不胜其烦。而且,接到投诉后,要打无数电话进行核实,要去商场和消费者家里进行现场采访,最终问题解决后,反映到报纸上的稿子也许只有一两百个字,但背后我们付出的劳动是异常艰辛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每当我感觉不耐烦时,便一再提醒自己,你代表的是晚报,无论你自己心情如何,正在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可能用温和而客观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与商家。
消费者热线在形式上考验着一个记者的耐心,在内容上则考验着一个记者的良心。
一天早晨,一位78岁的大爷来报社,爬到4楼,颤巍巍地诉说他电视购药受骗的事。刚开始他给商家打电话,商家还接听,后来干脆不再接听甚至关机,就这样,两三千元钱就白花了。说到激愤处,老人浑身发抖,我只得不停地安慰老人,劝他消消气,以后别再上同样的当。
送走老人,我渐趋麻木的心灵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了春秋战国时期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为父亲报仇的故事。干将因延误了铸剑的日期而被楚王杀害,楚王欲斩草除根,派人追杀干将的儿子赤,赤躲进山林,偶遇一位义士。义士听说他的事后,问他是否真想杀掉楚王,赤说是,自己舍弃生命也要杀掉楚王。义士说:“好,我砍下你的头,然后拿着它和楚王想要的宝剑去见楚王,我会帮你实现你的愿望。”赤当即把剑拿给这位义士,任其砍下自己的头。义士为楚王送剑及赤的头,趁楚王不备将其杀死,然后自杀。赤与义士之间,只是萍水相逢,却可以托付生死大事,“信用”两个字,真的值千金啊!
下午,去某房产咨询服务所采访其涉嫌欺诈消费者一事。服务所那个负责人太猖狂了,简直是个疯子,无论是对执法者,还是面对消费者,与其说是在狡辩,不如说是在叫嚣!我很冷静,提问直奔主题,句句中的,令他哑口无言,只得不停地转移话题,避重就轻,最后甚至都咬牙切齿了。但我依然很冷静,我犯不着和他生气,不值得。另有几个女孩,是员工,你同情她们吧,她们是为虎作伥;你恨她们吧,她们实在是涉世不深。
如今,花样百出的骗术,真的令人防不胜防,稍不小心就会中招。在社会转型期,诚信简直成了奢侈品,信用危机成了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我没有伟大而圣洁的心性与品质,我也只是一个尚有少许良知的凡人,但既然我在这个位置上工作,既然我们开通了消费者热线,就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净化我市的消费环境,为唤回“凡出言,信为先”的古风而做一点贡献。
记者杨盛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