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业更应为了社会!”
——记2010环球慈善贡献个人、唐山东成集团董事长杜士东
(本报记者 单宇)
3月26日,“城市建设——杰出华商城市建设投资项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发布会上,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副会长、杰出华商城市建设投资联盟副主席、唐山东成集团董事长杜士东向中国贫困地区文化促进会和中国国际扶贫基金会捐款500万元,以用于曹妃甸、唐海、石家庄、通辽、贵阳等地区和城市的绿化工程以及社会慈善福利项目建设。
此消息的发布,立刻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大家无不为杜士东的善举竖起大拇指,同时更为他事业上的成功而感到钦佩和敬仰。
出生于汉沽管理区的杜士东,20几岁从家乡出来闯荡,十几年的光景,因过人的智慧、坦诚的为人、无可比拟的品格,杜士东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杜士东始终把关注公益事业看得无比重要。杜士东曾坦言:“干事业不应仅仅为了自己和家庭,更应为了社会!”
杜士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每看到那些多灾多病的孤寡老人、那些因为疾病而被拖垮的贫困家庭、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杜士东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奉献出自己的爱心。2008年四川汶川地区地震的第二天,杜士东就私人捐款5万元给灾区,之后又组织员工捐款17万元。到了地震后第十天,他又积极组织发动身边的热心人士、企业家捐款,同时私人拿出30万元现金及物品通过民政部门捐给了灾区。地震发生后的第十二天,在电视上看到一对受灾的双胞胎家庭的窘境后,杜士东扶助弱小的善心又一次被感召,再伸援手捐款13万元。
在东成集团的工作日志上,细心的工作人员记录了董事长杜士东的爱心履历——
2006年6月,为迁西贫困小学捐款13万元;
2007年1月,为汉沽农场捐款10万元;
2008年1月,为丰润夏屋村贫困家庭及小学捐物价值10万元;
2009年5月,为秦皇岛昌黎聋哑学校捐款16万元;
2010年4月,为宋庆龄基金会捐款20万元;
……
多年来,杜士东已累计为社会捐款捐物达1100万元。那一次次的捐物、一笔笔的捐款,无不凝聚着杜士东对社会、对家乡的无私大爱。
由于在社会公益事业上所作出的贡献,杜士东曾先后荣获2010年度十大“学雷锋”爱心人物、十大最受尊敬慈善人物、中国国际扶贫基金会“爱心大使”,并被任命为常务副会长。在今年1月环球慈善杂志发起的“环球慈善贡献奖”评选活动中,杜士东被授予“2010环球慈善贡献个人”称号,排名第五十位,成为唐山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家。
2011年是杜士东的东成集团大步跨越的一年,杜士东承诺将把集团所得收益的50%用于慈善事业上,并且计划在未来5年内捐资在贫困地区兴建10所希望小学、10所老人康乐福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