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烈士陵园的“五朵金花”
(张艳明 李艳辉)
在冀东烈士陵园管理处,有这样五位姐妹——为了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成“红色大讲堂”,她们从风华正茂到不惑之年,一直传唱着经久不衰的爱国主义颂歌;从简单宣传到著书立说,不断挖掘着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资源……五位姐妹是纪念馆里的讲解员,熟悉她们的人却习惯称她们为“五朵金花”。
冀东烈士陵园的讲解工作是平凡的。很多人都熟悉这样一个场景:每年清明前后,在冀东烈士纪念馆里,总是有五位女性在忙碌着。她们或组织队伍参观,或主持悼念仪式,或为群众进行讲解,或在影视厅播放资料片。她们身着统一服装,挂牌上岗,满腔热忱地接待前来谒陵的每一位群众……她们就是纪念馆里的“五朵金花”,分别是刘守荣、张艳明、刘丽梅、付丽文、刘立平。
为了增加讲解的感染力,每年清明节前夕,“五朵金花”都会作充分的准备:搜集“个性化”的讲解素材,编写、背诵讲解稿,打扫馆内外环境卫生。到3月底,她们便打破常规作息时间,放弃节假日,随时接待社会各界群众扫墓谒陵。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参观者的需求,她们在讲解中探索出导游式、启发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因人施讲,力争使每位谒陵群众都发出“不虚此行”的感慨。
冀东烈士陵园的讲解工作是不平凡的。为了使烈士陵园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五朵金花”并未仅仅止步于向群众面对面讲解烈士事迹。多年来,她们坚持配合各机关、部队、学校等开展“新兵入伍教育”“中学生成人仪式”“共产党员保先教育”及“缅怀先烈,毋忘国耻,强我国防”大型签字活动等。为了扩大宣传面,她们还把烈士们的事迹材料制成流动展牌,经常深入机关、部队、学校、社区、抗震纪念碑广场等地进行巡回展览,并主动到共建单位宣讲烈士事迹,呼吁更多的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共建幸福之都。
打铁还要自身硬。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五朵金花”相互鼓励,相互鞭策,纷纷通过了大专、本科的考试。20多年来,她们先后参加民政部、河北省及唐山市各类演讲比赛18人次,有14人次获一、二、三等不同奖项。2003年,冀东烈士陵园管理处着手编写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丛书,“五朵金花”被指定为写作班子的主要成员。此后,除了每年正常接待社会谒陵群众外,她们一头扎进故纸堆里,反复研究、论证和推敲,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2005年,第一部31万字、由李运昌作序的反映冀东先烈事迹的《冀东魂》出版发行,并荣获唐山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以历史图片为主、表现冀东先烈斗争业绩的《冀东火》出版发行;2007年,以介绍冀东先烈革命文物为主的《冀东情》出版发行;2008年,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冀东革命英烈故事选》和《冀东烈士陵园文苑》面世……截至目前,“五朵金花”共参与和编辑出版了系列从书4册、专著2部、烈士事迹宣传册16册,为全市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五朵金花”的平均年龄已有45岁,提及今后的打算,她们异口同声:愿意一生坚守在冀东烈士陵园这块“红色”阵地上,守护烈士的英灵,歌颂他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