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前寄托哀思
清明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缅怀先烈,追思故人,包含着浓厚的爱国情和亲情。
30多年前的唐山大地震,24万人与世长辞,他们没有墓地,大多是集体掩埋。幸存的人们为了缅怀亲人,每逢清明节、“7·28”等日子,就在简易房前,道路的十字路口,烧一点纸来寄托哀思,年复一年,一直延续了30多年。我家的祭奠方式和大多数的唐山人一样,虽然也知道这样做很不文明,还造成环境污染,但是找不到寄托哀思的更好办法。
2007年3月,唐山晚报组织了晚报读者植树活动,在南湖公园建唐山晚报读者林,我家立即响应,报名参加植树活动,因为我们早就想文明祭奠,只是找不到更好的方式。种上几棵树苗,看它渐渐长大,每到清明节和“7·28”来到树前寄托我们对地震中遇难父母的哀思,就不用再到马路边去烧纸了,这样既绿化了环境,又不会造成污染。从此,我们告别了马路边烧纸的陋习。2008年,市政府又建了地震纪念墙,这样寄托哀思的方式更多了,这也是对24万亡灵的最好告慰。
现在文明祭奠方式很多,植树,纪念墙下献花,还有网上祭奠,我相信更多的唐山人会告别以前的陋习,文明祭奠,我们的城市会变得更文明,更美丽。 王秀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