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灵堂寄哀思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让大妻姐的青春年华永远定格在了23岁。那时,她刚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那时,她是岳父岳母的左膀右臂。大妻姐是家中的行大,下边六个兄弟姐妹,最小的和她相差十多岁。那时家里困难,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大妻姐早早就进了工厂。二十大几的姑娘正是好美的时候,可大妻姐却总也不舍得添置新衣,平时连件换洗的衣服都没有,时常是晚上把衣服洗干净,放在炉子边烤干后,第二天早晨再穿上。在大妻姐上班带的饭盒里,极少见到大米和荤腥,更多的是糙粮和素菜。
岳父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可每每提起大妻姐,老人家的话就说不完,尤其是赶上逢年过节时,望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回忆起当年大妻姐的艰苦,老人家就会唏嘘不已,老泪纵横,弄得我也跟着落泪。到了清明时节或大妻姐的祭日,岳母便会默默地剪好一捆纸,月亮当空的时候,独自一人来到十字路口烧纸,一呆就是大半天,思女之情难以表达,唯一的办法就是烧纸,烧纸,再烧纸。
忽然有一天,一条好消息不胫而走,民政部门在互联网上设立了一个唐山大地震震亡者纪念网,震亡者家属可以在网上为震亡者设立灵堂。于是,我赶紧联系有关部门,并在他们的指导下,为大妻姐建立了一个网上灵堂。登录唐山大地震纪念网,输入大妻姐的姓名和设置的密码,显示屏上,三十多年前的大妻姐便迎面走来——那是一张有些泛黄的黑白照,照片上的大妻姐相貌端庄,眉清目秀,虽说未施粉黛,可俊美的容貌一点也不亚于美女明星。在大妻姐相片的下方,还可以看到她的生前简历。
听说我为大妻姐建立了一个网上灵堂,兄弟姐妹还有各家的晚辈们纷纷上网祭奠,兄弟祭酒,妹妹送花,侄儿点烛,外甥女献歌……岳母的留言更是让我动容:闺女呀,下辈子咱们还来做母女!肺腑之言道出了老人三十多年的心声。 赵文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