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文明祭祖
不是所有的节日都沉浸在欢乐和喜庆的气氛中。这个节日,怀念和忧伤是主旋律,思念挂在每个人脸庞,人们用各种方式祭拜逝去的亲人,这就是清明节。
过去,清明前后,人们纷纷到逝者墓碑前或村头烧纸,好像纷飞的纸灰可以捎去他们的思念。随着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更多的人选择在先人的墓碑前插几枝嫩绿的柳条,添一锹新土,栽一棵松柏,叩首祭拜,表达哀思。在咱们唐山,人们在抗震遗址公园中的纪念墙上,找到亲人的名字,献上一束鲜花,或默默叩首,或潸然泪下,或喃喃自语,倾诉着过去的艰难,诉述着今天的幸福。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祭扫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人们在网上为先人创建纪念馆或公墓,把现实中的公墓“搬”到网上来,用鼠标点一支烛,献一束花,斟一杯酒。在这里不仅有逝者的遗像,还可以上传更多生活中的照片,把逝者的容貌永远保留在我们身边。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可以来到网络纪念馆祭拜,留下想说的话,一起缅怀。网络祭扫,文明环保,快捷方便,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
无论哪种祭拜方式,思念和祈福是永不变的主题。我们在悼念故人的同时,更应该继承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断加以丰富创新,使其更好地承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王彦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