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好愿景变成风景
——从《迁西县八面峰旅游景区规划》说起
□陆福先
“人之愿望福禄寿仙祈至高境界,地之美景春夏秋冬有世外桃源”。这一副八面峰门景对联,把景区的独有特色彰显无遗。它告诉人们,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春夏秋冬的美景,尽享摘果、拔菜、赏花、聆听鸟儿歌唱的世外桃源生活,还可以在这里祈福养生,表达美好的愿景,领略人生的真谛。
按照规划,八面峰旅游景区的主题定位是:文化创意农园。主要发展果林种植,把农业与山体相结合,赋予其愿景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农业。建设集休闲、旅游、观赏、采摘、科普于一体的沟域农业园区。把该区域做成一个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乡村旅游度假基地、综合教育基地。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于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型产业——农业旅游业应运而生。
八面峰位于迁西县城东北34公里处,海拔842米,是唐山境内最高峰,亦是冀东第一高峰。明初修长城时,曾在该山顶上修筑墩台。因其八角八面,故名八面峰。这里山势险峻,危岩峥嵘,奇石遍布,树木隐天蔽日,百鸟婉转歌唱,集奇、秀、险于一体。八面峰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种类繁多。栗树、橡树、五角枫、野山楂、山葡萄、酸枣等密布山间。还有远志、丹参、元胡、黄芩等野生中草药及栗蘑、楸子、灵芝草等山珍。更为弥足珍贵的是,这里山水相映,山中有自流井终年有水,泉水柔和甘甜,可直接饮用。
八面峰山体、水体、植物旅游资源相互烘衬,具有良好的农业旅游开发条件,可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求,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果林山岳休闲度假景区,便成为八面峰景区发展的总体目标。
按照规划,八面峰景区将形成“一轴、两区、三园”的空间结构。即:一条主峰生态文化景观主线,东部沟谷度假区、西部露营休闲区两个特色休闲度假区,板栗园、水果园、红叶园(230亩天然橡树林)三个特色园。游客可以在这里四季采摘,乐享乡间野趣,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在旅游开发中,“文化创意”成为八面峰景区的最大亮点,其中愿景文化内涵贯穿始终。人生在世,谁都希望生活幸福,事业有成,健康长寿,心灵和谐宁静,美好的愿景能够激发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召力量。把心中的愿景化作身边的风景,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热情,一股冲动。
基于这一认识,八面峰景区倾力打造愿景平台景观,利用山体自然纹理,顺山势地形,在山中不同方位、高度设计平台景观,分别取名福峰、禄峰、寿峰、在最高点取名仙峰,寓意吉祥。
具体来说,在福峰的平坦山地处,种植成片杏树,寓意“幸福”,观景亭顶部、亭柱、座椅均用“福”字装饰,亭中摆放巨型福椅,游客可享冀东风俗“坐福”的体会;禄峰观景台做官帽造型,意为“禄禄有为,步步高升”,这里靠近玉石洞(传说这里曾盛产玉石),游客在触摸玉石洞后在禄峰停留,祈愿事业有成;寿峰上有一棵500余年的老橡树,生长在峭壁中,历经火烧,至今仍枝繁叶茂,被称作“橡树之王”。此处做一大型钥匙雕塑,预示开启生命之门,游客触摸生命之匙,祈求亲朋长寿安康;在仙峰峰顶,设计一大气恢弘的金色“如愿鼎”,四面分别撰写福、禄、寿、仙,游客登高后可在这里许愿。
按照规划,利用八面峰“冀东最高峰”这一独有优势,设计农历二月二和九月九两个登高节。二月二,是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这天人们登上唐山第一高峰,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心,身体健康;九月九,是传统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踏秋登高“避灾”。这两个以登高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体现了人们祈求美好、顺遂的愿景。让人不由得喊出“好事,登八面峰”的响亮口号。
我们相信,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变成我们看得见的风景之日,就是八面峰景区火爆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