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全国模范教师李汝启:一位残疾教师的超越人生
发布时间:2011/4/15 16:18:27 | 人感兴趣

一位残疾教师的超越人生
——记全国模范教师李汝启

  (本报记者赵珺)

  在唐山市丰南区大新庄,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李老师”。就是这个极其普通的称呼,在大新庄十里八乡老百姓的心目中占据着崇高的位置,大家都知道这个称呼所指的对象,都知道这个称呼背后那些动人的故事。

  这位李老师叫李汝启,是丰南区大新庄中学的物理教师,也是全国模范教师。这位拖着残疾双腿的教师,用坚强的意志和朴实的爱心,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超越。

  超越自己

  李汝启3岁那年患了普通感冒,乡村医生的一针误扎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那一针让李汝启在几个小时后发起了高烧,继而全身失去了知觉,生命体征只剩下呼吸和心跳。

  到9岁上学的时候,他的上半身基本恢复了健康,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活动,但两条腿却落下了严重残疾。看到别的孩子去上学,李汝启也要上学,母亲就背着他去。每天早晨送去,中午接回来;下午又送去,傍晚又接回来……就这样,整整六年,李汝启在母亲的背上,走过了小学的历程。

  这来之不易的求学经历,让李汝启对知识有了更加迫切的渴求,“对健康的人来说,不求学,靠力气干活也可以生存;对我来说,知识就是生命,如果不学习文化知识,就失去了生命的依据。”

  可命运并没有眷顾李汝启,他在求学生涯中历尽坎坷。

  上初中的时候,李汝启的左腿安上了纯钢支架,加上拐杖,可以勉强独立行走了,学校才勉强收留了他。刚开始上高中时,他也只是一个旁听生,过了一段时间才转成正式生。1987年,李汝启开始参加高考,连考3年,每次成绩都超过了本科分数线,却都没能入学,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残疾人。在李汝启参加高考的时候,我国还没有一所能让残疾人入学的高等院校,所有的大学在新生入学时都要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身体检查。一个残疾人要通过这个关口,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高考成绩优秀,但高等院校入学时铁一般的政策和条文挡住了李汝启继续求学深造的路。

  “连续3年都是这样,我不死心。我是一个残疾人,可我的思维是健康的,我的接受能力是正常的。”李汝启不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他想要超越自己,他要让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李汝启拖着残疾的双腿,开始为自己求学的权利奔走四方。他拄着拐杖,跑遍了国家、省、市各级残联及民政部门,瘦得只剩了八十斤,单是坐车的票根儿就已积攒了一书包。幸运的是,李汝启身残志坚的求学精神和毅力感动了当时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在市政府的斡旋下,他来到唐山师范学院的前身——唐山师专。

  虽然市政府的意见已经传达到学校,可是校领导还是要检测一下李汝启的身体状况,检测的项目就是让他自己登教学楼的楼梯。如果他能独立登上楼梯,说明他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上自理;如果不能,他还要被拒绝。李汝启深知这段楼梯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告诉自己,无论多艰难,也不会趴下,决不能让自己的努力前功尽弃。当他爬完楼梯时,校领导给了他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是一种接纳,我成功了。”

  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李汝启再一次赢得了胜利,他带着从未有过的欣喜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超越梦想

  1991年,李汝启唐山师专物理专业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他带着梦想,在丰南大新庄中学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为了照顾他,学校安排他做了一名物理实验员。李汝启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四年。

  “我想做一名教师,真正的教师。”李汝启要求到教学一线工作,而且还做班主任,他不愿意一辈子受人照顾,他有信心能做得更好。

  校长对李汝启的要求作了慎重考虑,鉴于过去4年他在实验室的出色表现,决定让他直接到初三任教,教两个班的物理,并且出任班主任。从此,李汝启靠自己的勤奋获得了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权利。从此,李汝启的教师生涯就比别人多了几倍艰辛和勤奋。

  李汝启要上讲台了,这在别人看来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对他来说却是人生中的大事,他想了很多很多……一个残疾人上讲台,学生能接受吗?会不会有调皮学生捣乱?李汝启把这当做是对他的一次人生考验,他想在第一节课上用真诚打动学生,让他们在心里接受他。为此,他给自己设计了一节特殊的“开场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物理老师了,不过这节课,我先不讲物理,我先讲一讲我自己……”他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骚动,李汝启顿了顿,讲述起了自己的经历。他讲自己不幸的遭遇,讲自己艰辛的求学历程,讲他每天要克服的困难,讲他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讲他对学生的期望和鼓励……渐渐地,教室里越来越安静,同学们疑虑的表情消失了,他们含泪的眼中充满了敬意,教室里响起了自发的热烈掌声——大家被李汝启的第一节课折服了。

  从此,李汝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他每天早晨五点一刻起床,6点准时到校;晚上等所有教室的灯都关了他才回家,到家时已是8点多钟。

  他认真备课,仔细琢磨教法,努力提高教学的艺术和水平。他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讲授物理知识,小幽默、小故事、儿童玩具甚至主妇手中的面团都被他带到了课堂。学生们都说,“李老师的物理课最有意思”。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领悟能力参差不齐,讲课内容深浅难易的把握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矛盾。李汝启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创造了“添减教学法”:先按中等水平给学生设计一套题,然后通过删减条件让题目简化,教会所有学生,再添加条件使题目深化,锻炼优生的能力。几乎每一堂课,他都要设计三套教案。

  从教20年,李汝启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他的物理课没有后进生,教学成绩一直在丰南区保持领先水平,有数百名学生升入了丰南一中。2006年,李汝启入选市十佳教师并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5月,他入选丰南区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9月,他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超越情感

  李汝启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就要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

  李汝启说:“我常常看着我的学生出神地想,他们怎么都那么可爱。”

  李汝启爱他的学生,那份超越师生、胜似父子的爱,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

  李汝启有一辆残疾人助力车,他却经常用来接送同学。1998级学生李晓培因膝关节扭伤无法正常上学,李汝启就用自己的助力车接送她上学,每天四趟,风雨无阻,整整坚持了两个月。2002级学生董双双在校生病,李汝启用助力车载着她和她母亲赶到医院,让她母亲看护着她,自己则拄着拐杖跑前跑后,办完了全部手续。在学校里,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乘过他的助力车,他的助力车被全校师生戏称为“校园救护车”。

  家访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李汝启从不因身体原因而懈怠,晚上、双休日、节假日,每学期他都坚持家访几十次。有一年新学期刚刚开始,一名学生没来报到,李汝启通过家访得知这个孩子有了网瘾,到网吧打游戏去了,他的家长都失去了信心。李汝启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将孩子带回学校。有一名男生和社会闲散人员接触较多,李汝启就坚持每天放学送他回家,并在一个学期内家访了20多次。

  2005级学生孟博是学校有名的“调皮鬼”,曾因不服老师管教而辍学,校长将转化孟博的任务交给了李汝启。李汝启接手后马上进行了几次家访并和孟博谈心,并发现孟博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为了帮助孟博在学习上树立自信心,李汝启每次上课前都让孟博把自己上课要提的问题预习一下,渐渐地,孟博不用老师课前“透题”也能很好地回答课上提问。每当没课的时候,李汝启就站在教室窗前默默地注视着孟博,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期望。孟博逐渐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汝启在大年三十进行电话家访时,孟博的妈妈激动地告诉他说:“孟博在学习,他说他要把落下的功课都赶上来,绝不给班里拖后腿。”2005年中考,孟博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丰南一中。

  有一个学生的手每到冬天就会生冻疮,李汝启就让妻子做了一副手指可以伸到外面写字的棉手套,并且每天灌一瓶开水给他焐手,这样的关爱一直持续到这名学生的冻疮痊愈。

  有一名成绩不太好的男生课间锻炼的时候经常忘记穿外套,李汝启就常常叮嘱他要注意保暖,好几次还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他穿上。一次期末考试后家长对那名男生说:“你整天说李老师好,他那么好,你怎么还考这么点分?”男生一下子急了:“不许说李老师!”后来那位家长见到李汝启时开玩笑地说:“你到底怎么教育的我儿子,他怎么好像成了你儿子了。”

  李汝启用真心叩开了每名学生心里的门,用真情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尊重。

  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让一个残疾教师能够做到那么多、付出那么多、得到那么多?李汝启的妻子覃素源给出了一个简单而纯朴的答案:“他是一个好人,他把事业和学生看得比命都重要。”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15 4:19:43,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