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综合征困扰都市老年人
(记者 金鹏)市民梁先生去年刚刚退休,儿子为他和老伴买了套大房子,可他们一点也不领情,最近常常抱怨住得不舒服,浑身不自在,而且楼层太高,上下楼不方便,平时找邻居说话更是费劲。
如今,城市的楼房越盖越高,住宅小区也从平房时代过渡到多层、小高层和高层时代。但调查发现,高层建筑阻断了邻里往来,公共活动空间狭小,对儿童成长和老年人的生活均有不利影响。
梁老先生的烦恼并非个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的高层楼房越来越多,邻居之间缺少交流。刚刚搬进高层住宅的赵老先生向记者诉苦,过去住的虽然是平房,但几户人家共同住在一个院子里,大家感情很好,每天心情都很愉快。现在住在楼房里,左邻右舍都是年轻人,上下楼梯不方便,乘电梯又头晕,他很少出门,也没人聊天,一人在家时就只能浇浇花、听听收音机,确实很憋闷。
记者调查发现,长期与外界隔离极易造成高楼综合征。所谓高楼综合征,是指一种因长期居住于城市的高层闭合式住宅里,与外界很少接触,也很少到户外活动,从而引起生理上和心理上异常反应的疾病。其常见症状是:四肢无力,脸色苍白,体质虚弱,脾气暴躁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等老年病。
针对高楼综合征,健康专家提醒居住高层的老年人,要增加人际交往,多参加社会活动。平时,左邻右舍应经常走走,串门聊天,这样也有利于消除孤寂感。在天气晴朗的节假日里,老人应尽可能地与儿孙们一起到附近的公园转转,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增加活动量。
市老年大学一位辅导老师建议,在高楼居住的老人,每天应坚持下楼到户外活动,有计划地结伴外出旅游,或进行体育锻炼,读读书,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消除心中的孤独感。此外,子女也要多陪老人聊天,在精神上给予更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