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百姓的贴心人
——记市公安系统“十佳爱民模范”王蕊
(张建华、杨玉顺、李莹)
刚刚荣获唐山市公安系统“十佳爱民模范”称号的王蕊,今年28岁,是路南区公安分局广场派出所二五五社区一名普通的女民警。分管社区工作6年来,她创新服务理念,活化工作方式,把自己朴素的为民服务情感有机地融入新时期公安工作之中,化民愁、解民忧,爱洒社区、情动民众,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社区百姓的贴心人。为此,她曾先后荣获“省户政系统实有人口管理标兵”和“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为了让自己尽快融入社区,她走家串户推介自己,用真诚赢得了居民们的信任与爱戴
2005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仅有9个月的王蕊被分派为二五五社区的管片民警,陌生的人群和陌生的环境,对于她这个刚刚20岁出头的“80后”女孩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二五五社区地处路南区中心位置,常住人口5370人、2310户,沿街商业网点70余家,人员组成杂、流动性大、楼群分布散、重点场所多、治安管理难度大。
新任务、新挑战,王蕊没有退缩,相反却激发出一种跃跃欲试的工作豪情。工作摸不着门道、理不出头绪,她向老警察们虚心求教;部分群众见面爱答不理、不冷不热,她一头扎进社区,主动推介自己,在坦诚真挚的唠嗑儿中消除彼此的陌生感;社区“空巢老人”多,她一一登门走访,并为70余名此类老人逐一建立专门档案;为了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有困难找警察”不是一句“虚头巴脑”的口号,她自己花钱印制了2000余张亲手设计的社区警务联系卡,上面印有她的姓名、照片、电话、常用报警电话……家住矿院二号院瘫痪多年的孤寡老人王奶奶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到抗震纪念碑广场去看看,但由于行动不便一直没有成行。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按着警务联系卡上的电话打了过去,没想到王蕊二话没说当即答应下来,而且很快就约上一名社区干部用轮椅一步一步将她推到了抗震纪念碑广场,满足了老人家多年来的宿愿……辖区一名独居老人突患急病,邻居马上打电话给王蕊,闻讯后,她立即从家里打车来到老人家中,然后将老人送往医院……社区杨阿姨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女儿有一天晚上10点多了还没回家,杨阿姨心急如焚,就在这时她突然想起王蕊曾经留下的警民联系卡,于是拨通了王蕊的电话,很快,杨阿姨的女儿便在同学家中被找到……
人的名,树的影。一传十、十传百,片警王蕊“是个实诚丫头”的佳话便在社区逐渐传播开来。于是,“王蕊民警”“王民警”“小王民警”开始变成了“闺女”“丫头”“小蕊”“蕊姐”,喜欢开玩笑的年轻人们甚至指着警务联系卡上胖胖的大头像叫起了“胖丫”。王蕊的“待遇”也逐渐高了,只要下社区赶上饭口,东家拉、西家拽,菜饽饽、大菜饺子你不吃上一顿,大爷、大妈们急赤白脸地敢跟你急。每逢这时,王蕊的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在这种亲情的氛围中,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为了提升弱势群体的幸福指数,她从“小事”做起,用爱心诠释了新时期警民间的鱼水之情
扶危济困、关注弱势群体,是王蕊给自己设定的一项社区工作“重点工程”,几年来,她用自己天使般的爱温暖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
二五五社区有低保和困难家庭21户,这些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都一一熟记在王蕊的脑子里。除了日常的重点帮扶外,逢年过节的时候她甚至还会拉上一直默默支持自己工作的父母和她一起为这些家庭送去一些米、面、油和其他生活用品,而且平时总是挖空心思地谋划着该如何去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区有这样一户人家,女主人是个出不得门的残疾人,男主人没有正式工作,孩子在外县老家上学,一家人生活异常艰难。为了扶助这个家庭,王蕊主动和社区干部协商,首先为这家人办理了低保手续,随后经多方努力又将他们15岁女儿的户口从老家迁到了市里,联系好学校上学。从此之后,王蕊还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钱给这个贫困家庭的小女孩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为了尽可能地让这个家庭节省开支,她还经常将自己的衣服拿给女孩,把小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如今,在这个女孩的心里,王蕊阿姨就是他们一家人的主心骨。
家住卫国里的杨阿姨双腿瘫痪已经很多年了,为了切实解决杨阿姨生活窘况,当王蕊了解到她会做缝纫活计时,便四处为她宣传,主动为她找活儿干。随着找她做活的居民逐渐增多,杨阿姨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社区有户木姓人家,老家在山东,一家老少10口只有一人是唐山市户口,而且其他9个人没有经济来源,这个复杂而又贫困的家庭一直牵动着王蕊的心。最让这家人感动的是,王蕊不仅为这个家庭的9个外来成员免费办理了暂住证件,还根据家庭成员中有人会做面食、有人会织毛衣、有人会做衣服和窗帘的特长,帮他们跑办了经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手续,并先后在华盛超市、南新道的沿街店铺为他们联系了经商铺位……眼下,木家年迈的老母亲每逢提起王蕊,总是动情地说:“这闺女,好人呐……”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她活化工作方式,用创新精神书写了公安基层警务新篇章
王蕊是一个社区警务工作的创新者,除了创新服务理念,她独特的活化工作方式,更是被众多同行们所称道。
活化工作方式,关键在一个“活”字,而王蕊这个接受过大学教育的“80后”片警,就恰恰读懂、吃透了这个“活”字。她在全分局率先把“数字警务”引入社区,建立起社区电子工作台账、自动化统计报表和网络化的办公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实时查询信息数据、动态接收任务部署、及时采集录入信息,对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的掌握率达到90%以上。此外,她还针对人口管理工作上的难点所在,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大胆地探索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实有人口的特征和性质,将实有人口划分为3个层次进行管理。这一“实有人口分层次管理法”一经出现,立即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社区内有3所中小学校,如何做好校园周边的治安管控工作,履行好一名校外法制辅导员的职责,着实让王蕊动了一番脑筋,后来她灵机一动,最终想到了“QQ”这个孩子们最喜爱的媒介。于是,一个专门针对辖区中小学生的“纯真年代”校园QQ群诞生了。王蕊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有的放矢地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制教育,帮助同学们处理学校和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他们答疑解惑。校园QQ群建立后,很快就由当初的10余人入群发展到了现在的300余人,其中有许多孩子跟着王蕊从小学到初中一路走来,在这个“精神家园”不断地汲取着自己成长的营养,20余名曾经的顽劣儿童和问题少年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迷途知返。如今,王蕊又把校园QQ群这个平台延伸至整个社区,建起了警民联系QQ群,通过QQ群向居民和行业场所经营者发布公告通知、预警信息和在线交流,成为服务群众的又一网络平台。
新颖的服务理念、灵活的工作方式,收获的是社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几年里,群众自发提供给王蕊有价值的信息、线索高达数百条,从中破获各类案件87起,社区的刑事案件也实现了连年“零发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