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微薄廉价老药渐行渐远
(记者赵立峰)近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药店后发现,一些备受青睐的廉价老药越来越少,往往处于“不被推荐”的尴尬境地。
现象药店工作人员专挑新药推荐
在华岩路附近的一家药店,记者问是否有食母生片,一位工作人员很不情愿地从角落里拿出一袋。“是给小孩儿吃吗?吃食母生帮助消化,还不如吃这个乳酸菌颗粒,这是新药,效果很好。”该工作人员边说边拿出了一盒药推荐。记者看了看,食母生片每袋才几角钱,而乳酸菌颗粒却是12元一盒。
在另外一家药店,记者对一名工作人员说:“我胃有点不舒服,感觉有些烧心、反酸水。”工作人员立刻推荐了一种价值22元的胃药。“这个有点贵啊,有便宜的吗?”记者问。“有的,这几款都是十几元的。”工作人员又从货架上拿出几款胃药摆了出来。“我记得好像有2元左右的苏打片吧,这个药还有吗?”药店人员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对记者说:“你如果感觉很不舒服的话,吃这个22元的药好得快。”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药店,发现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推荐一些价格较贵的药,而且这些药很多是新药。而一些价格低廉的老药虽在销售,但通常被放在不显眼的位置,也往往不被药店工作人员推荐。
事实老药利润低药店无利可图
“老药价格相对便宜,没有利润。”市区建设路一家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常不向顾客推荐这些老药,因为这些药价位太低,根本没有利润。这位负责人说:“如果药店的利润按两成算,售价1元钱左右的老药,卖出去顶多也就是赚2角钱,可是售价100元左右的药,利润有20元,两者差了很多。当然,药店里也会适当摆放一些老药,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否则病人会说你这个大药房名字叫得挺响,却连药的品种都不全,会影响形象。”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大部分老药都会重新命名、重新包装、重新添加辅料、重新申请药品批号,最终达到重新定价的目的,老药摇身一变就成了新药。
建议理性购药有选择地选药
面对这种情况,市民买药时该如何选择呢?相关专家建议,市民在购买药品时,首先要看个人的用药习惯。如果用老药没有禁忌症或者不良反应,那就可以选择便宜的老药。如果老药效果不佳,就选择知名药厂生产的新药。再就是市民遇到老药不好买的时候,可以去医院买,很多老药在医院都能买到。还有就是消费者在选药时要学认通用名。近年来,很多商家给一些老药重新起名字,价格上涨了很多。所以说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要认真看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及通用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