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珐琅,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提起它的另一个名字——景泰蓝,大家就十分熟悉了。它创于元末明初时期,在明代的景泰年间开始广泛流行。它“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合儿盏之类,-------又谓之鬼国窑。”①其工艺集冶金、绘画、焙烧、錾刻于一体,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当时,以蓝色釉最为出色,所以习惯称之为景泰蓝。
珐琅是把硅、铅丹、硼砂等磨碎,制成粉末状彩料,再填于金、银、铜、瓷等器胎上,经烘烧而成。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和画珐琅四种。16、17世纪的欧洲,彩绘画珐琅制品常用来表现神话、圣经里的故事。而在同时期的清代,珐琅工艺也受到了统治阶层的广泛青睐,其“色调鲜艳、质地细腻、光亮润泽”。②它金碧辉煌的富贵外观很适合皇室的天家气派,在清宫内拥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是权利与身份的象征。康熙初年就建立了宫廷造办处,专门设有“珐琅作”。其中的錾胎珐琅,就是将金属錾刻技法运用于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其工艺制作过程是:将铜胎按照图案设计描绘纹样,然后运用金属錾刻技法,在纹样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从而使得纹样轮廓线起凸,再在凹处点烧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过反复的焙烧、磨光、镀金而成的一种工艺品。表面上看,錾胎珐琅与掐丝珐琅没有大的区别,但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錾胎珐琅的线条粗犷豪放,无接头和焊痕,并给人一种好象宝石镶嵌的感觉。
这件錾胎铜珐琅太平有象,以铜为胎,通体镀金。象四足直立,长鼻卷曲,尾部下垂,双目炯炯有神,形象生动逼真。在象背上放置有鞍垫、搭披及宝瓶,均以錾胎珐琅作成。瓶中插有花卉、磬、如意等物,搭披为长方形,鞍呈元宝状,饰以莲花纹及海水山石(长寿)等图案,填彩色珐琅釉。为了进一步凸现金光流转的美感,除了用各色玉石雕成花卉五谷之外,还镶嵌了珍珠、绿色松石、红色珊瑚等各种宝石小粒,使其在色彩方面更趋丰富多彩,呈现出五彩斑谰的立体艺术效果。
清代宫廷器皿,是十分讲究装饰艺术背后的吉祥含义的。那么“太平有象”,又来源于哪个典故,代表了什么样的寓意呢?据《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中所记载,“太平有象”一词取自“太平无象”。在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皇帝向宰相牛僧儒问道:“什么样子才算得上是天下太平?”牛僧儒回答说:“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反其意,则无战乱,安居乐业即为太平。”这大概就是太平有象最早的出处了。到了清代乾隆朝,以各种祥瑞图案拼凑而成的四字吉祥话极为流行。象,作为瑞兽的一种,力大无穷,性情柔顺。据说,佛从天而降就是乘象而来,因为它与圣人下降联系在一起,又与吉祥的“祥”字同音,因此在我国传统习俗中被人看做是吉祥的象征。它寿命极长,可达二百多年,四蹄粗壮,着地稳如泰山,所以在上层统治者看来,象又是代表江山稳固、社会安定的标志。而宝瓶的“瓶”字通平安的“平”字,象背上的珍宝花瓶被看作是观世音菩萨手中的净水瓶,内盛圣水,洒向人间能为天下百姓带来和平幸福。再加上瓶内所插的磬(吉庆)、戟(同级)、蝙蝠(福乐)、如意、阴阳鱼及花卉(四季常开)、五谷(社稷),就构成了一组有着巧妙寓意的祝词。它代表着三层意思,一是代表太平有象,幸福如意;二是指吉庆有余,连升三级;三则是寓意五谷丰登,四季平安。
这件寓意“天下太平,民康物阜”的作品,既表达了乾隆帝作为帝王的心意与愿望,又具有富丽华贵的气魄,体现出典雅优美的风格,同时还反映出传统珐琅工艺高超的艺术成就,是清代乾隆时期不可多得的御用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