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内有康熙以四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又有乾隆以三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合称“避暑山庄康乾七十二景”,康乾七十二景是如何由来的?另外,山庄绚烂多彩的园林景观,是如何立意取材的?搞清这些问题,对于研究这座大型皇家园林的设计和造园艺术,是有重要帮助的。
七十二景的由来:避暑山庄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步建成时,层题名“十六景”。康熙五十二年(1703年),建成之后,清帝以四字题名“三十六景”,俗称“康熙三十六景”。后来,乾隆又以三字题名“三十六景”,俗称“乾隆三十六景”。我们习惯把康熙和乾隆题名的这先后“三十六景”合称为“康乾七十二景”,这种说法在晚清时期就已流传开来。在咸丰、同治时期就有“宫廷及园中前后七十二景”的说法。不过,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并不准确,应该说是前后三十六景,合称七十二景或说前后共七十二景。那么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为什么各题三十六景,而不题三十五景或三十七景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先从三十六或七十二说起。
最早在我国古代,三十六和七十二,以及他们的十、百等倍数,在指事物时通常是作为极言其多的虚指约数,具有修辞夸张的色彩,而非实指。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说:“古人浩繁之数,有不能确指其目者,则所举之数或曰三十六、七十二。如有三十六天、三十六宫是也。三十六天之例,与九天相同,三十六宫之例,与千门万户同。不必泥定数以求也”。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假如我们简略寻找下它们的来历,这大约发端于战国,流传于两汉,和阴阳五行思想很有关系,并逐渐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路史》注引“麻姑仙人紫坛歌”层有:“女娲练得五方气,变化成行补天地。三十六变世应知,七十二化处其位”的说法。同时,道家认为神仙所居的名山胜地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还载有所谓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
道家的这种虚幻,在无形中悄悄的渗透到了历代帝王的思想里,帝王们总像长生不老,永享人家的荣华富贵。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不可避免地也反映在清朝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园林之中。清朝皇帝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总想幻想成为神仙,以长享富贵,但是他们并不是一直在幻想,而是希望神仙的胜地变成现实。于是,他们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力想把避暑山庄建造成这样的仙界。在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诗文中就不难看出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屡称避暑山庄为“仙庄”“仙帝”“仙界”“福地”。乾隆在一首诗中更有“已是洞天传玉简,得教福地续琅玕”的诗句,直接把山庄当成神仙所居的福地了。乾隆时期著名官僚于敏中在以首诗中也有“仙界林峦福地过”的诗句,他在这句诗的注中写到“山庄前后各三十六景,适符福地之数”。乾隆皇帝比他说的更加直率,其《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序》,对此毫不犹豫的写到:“几政之余,登临揽结,乃知(康熙)三十六景之外,佳胜尚多,萃而录之,复得三十六景,各题二十八字。其中有皇祖当年题额者,亦有新署名者,统前后计之,得列仙福地之数,匪谓造物无尽之藏,盖即由旧之中寓新知之旨云尔”。这就清晰的说明了,康熙品题避暑山庄的风景为什么要凑成“三十六”之数,乾隆续题风景为什么又是一个“三十六”之数,只不过是为了附会道家所说神仙所居住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神话。也有康熙和乾隆两位帝王想长生不老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