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王天译田林
2009年末,13岁的古冶女孩杜欣怡被父亲杜守勤(音)寄养在了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的工友李国忠家,其后,杜守勤忽然失踪。2011年3月初,为了帮杜欣怡寻家,李国忠夫妇赶到古冶才发现,杜守勤的唯一住宅早已变卖,而其他亲属也均不知其下落。在数单位的协调下,日前,杜欣怡被寄养在了秦皇岛光明爱心孤儿院,已经13岁的她也第一次走进了课堂。面对崭新的课本、陌生的环境,坐在课桌前的杜欣怡眼中满是迷惘。在她的心底,也许无数次的呼唤着:父亲,你在哪里?
-失踪:父亲外出后再未回来
提起杜守勤,已经抚养了杜欣怡一年多时间的李国忠的爱人张淑芹语调中已不再有愤怒,取而代之的,是太多的无奈:“我始终都不明白,就算再困难,怎么能将亲生女儿如此轻易的遗弃呢?”
“那还是2009年腊月,离春节还有十多天,国忠忽然带着一个满身是泥、浑身一股恶臭的女孩回来。”张淑芹回忆说,问过才知道,这是他在卢龙县打工时结识的工友、古冶人杜守勤的女儿。“说出来很多人都难以相信,当时孩子穿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灰布大衣服、脚上竟然穿了一双37码的布鞋。”张淑芹说,李国忠告诉她,杜守勤只是暂时让帮忙照顾几天,时间不会太久。
随后两天,张淑芹给杜欣怡洗了澡,并换上了一身新衣服,“我从孩子口中得知,她母亲患有精神病,早就离异了,她三岁时就被父亲寄养到了别人家,到我这,已经是第五个家庭了。”张淑芹说,到2009年腊月二十七那天,杜守勤忽然来到家中,说要带欣怡回家过年,“可能是第一次感到衣食无忧吧,欣怡说什么也不肯回家,就这样,孩子在我家过了第一个春节。”
2010年的正月十四,杜守勤打来电话,称要东北某个煤窑还欠他几千块钱,现在煤窑要换老板了,他要赶紧去东北要钱,“之后,他给了我们在东北的新号码,并告诉我们,说煤窑的老板已经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要到,因为没有路费回家,他现在在大兴安岭的一家农场里给人铡草。”张淑芹说,这样一直到2010年4月末,杜守勤的手机欠费以后,就再也没有打通过,而杜守勤也再未和他们联系。
-寻家:父亲早已将老宅变卖
2011年3月初,当欣怡在家中度过了第二个春节后,李国忠夫妇的不安感也越来越强。“都13岁了,再不上学,孩子的一生就废了。”张淑芹说,商量再三,一家人决定来唐山为杜欣怡寻亲。
“几经辗转,我们来到了杜欣怡老家古冶白云山庄(音)才知道,杜守勤早就将家中的老宅卖掉了,一年多来,他也始终没有和其他亲属们联系过。”张淑芹说,无奈之下,她打算将欣怡交付给杜守勤的其他亲属,却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拒绝。
“之后,我们找到古冶区民政局和当地派出所,但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接纳。我一气之下,将欣怡扔在了派出所门口。”张淑芹说,亲属和相关单位的说法让她很是气愤,打算一走了之,“眼看车要上高速了,我却再也忍受不了,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没人管啊。”张淑芹说。
当他们再次来到派出所时,发现欣怡仍坐在门口,一眼迷离,张淑芹一把将欣怡揽进了怀中。“既然没有人要,那我要。我就当自己又多了一个闺女。”张淑芹说,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地派出所,希望能办理领养手续,“又被拒绝了,人家说要等欣怡的父亲失踪4年以上才能办理手续。”张淑芹说,他们当天无功而返,万般无奈之下,拨通了秦皇岛当地媒体的电话。
-归宿:小欣怡被寄养在孤儿院
3月13日上午,记者获悉,在秦皇岛当地媒体的关注下,经过相关单位的协调,杜欣怡已在3月9日被送进了秦皇岛光明爱心孤儿院。
当日下午,记者在孤儿院见到杜欣怡时,她正安静地坐在3年级的教室内听课。“13岁了,连10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好。”孤儿院的院长申学东焦虑地说,考虑到欣怡的年龄,孤儿院将她安排进了3年级,“欣怡的智力没有问题,让老师们多费费心,相信欣怡会慢慢赶上课程的。”申学东说,之后的日子里,如果没有意外,欣怡将一直住、学在孤儿院内。
“想爸爸吗?”课间之余,记者问仍端坐在课桌前的欣怡。欣怡摇了摇头,“不想。”,“从来都没想过吗?”记者又问。这时,欣怡闪烁的眼睛忽然动了一下,继而又满是迷惘,“没有。”说完这句话,欣怡低下了头,铅笔在纸上胡乱地划着。
“孩子不可能不想爸爸,孤儿院也不可能永远的收留欣怡。”张淑芹说,考虑到孩子的学习,她才将欣怡送进了孤儿院,“可孩子长大以后呢?”张淑芹说,她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帮欣怡找到她的父亲杜守勤。
据张淑芹介绍,杜守勤今年40岁,身高1.65米左右,体胖,谢顶。如果有人见到杜守勤,请告诉他,他的女儿很想他。如果杜守勤本人能看到这篇报道,也请速与李国忠夫妇联系。
.